音乐不分高低贵贱,但我们的音乐审美正在降级! 近日,成龙直播间发生了尴尬的一幕:他戴着耳机边听边哼,曲目除了《孤勇者》《向云端》之外,竟然还有《恐龙扛狼》。现场的徐志胜和谢楠笑得前仰后合,屏幕前的扒姐却感到尬到骨子里去了。 试问:成龙“我没K我没K,biu了biu biu了biu”地“恐龙抗狼抗狼抗”,这是怎样的画风?要知道,他演员身份之外,还是一名歌手呀! 无独有偶!这段时间某西域歌手的新歌也非常火,从媒体到网友,从各大社交平台到朋友圈,大家都在听这首歌、讨论这首歌,但却丝毫不去管其歌词是否合理、旋律是否动听、编曲是否科学,反正就是跟着瞎起哄,甚至不惜去曲解歌手的本意。 此情此景,让我不禁感叹:我们的音乐审美正在降级!从《一人饮酒醉》到《他会魔法吧》,从《好嗨歌》到《恐龙扛狼》,再到近期火遍全网的《罗刹海市》,音乐慢慢沦为成了“口水歌”和“网络神曲”。 究其原因,无外乎是我们音乐审美降级导致的。原本大部分观众都有基础和动力,去理解当代现行的音乐。但遗憾的是,资本的“投喂”导致整个社会失去了对审美高要求的追逐力,观众的审美素质并没有在市场迎合观众,降低音乐审美后而逐渐提高。相反,音乐慢慢沦为口水话所构成的类似于儿歌一样的东西。 那么,我们思考:当音乐不再成为音乐,他成为了每个人口水话式的发泄,他成为了资本或个人用于撅取流量的方式,那么它还能正常健康的发展下去吗?还会有音乐人不顾大众传播,创造自己的音乐吗?还会有人仔细去研究旋律音律乐理,去创造新的旋律,去创造新的节奏的人吗? 以往大家主动获取音乐的手段非常有限;现在方便了,可大家的品味却无限地暴露了……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