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纽约时报在内的很多媒体还拿去年哈尔科夫和赫尔松的区域性战术反攻来看这次的大反攻,其实真的是两回事。 说到底,从哈尔科夫和赫尔松附近被赶走,还比不上基辅战役失败对入侵者影响大,俄罗斯很快又开始进攻了。但这次不同,乌克兰是在多处同时开始,目标是切断陆桥。 目标达到了,基本上乌克兰战场的大局就定了,俄罗斯除了求和没别的办法,属于战略大反攻。 最有意思的其实是,乌克兰反攻两周了,虽然不顺利但是稳扎稳打,俄罗斯这军事大国像回事的反击几乎没有,说明从战略上,普俄有没有反击能力都是个问题。 这次北约峰会,虽然乌克兰没有如愿收到入盟邀请,但是北约几乎一致同意支持乌克兰打到底,会前美国就承诺了集束炸弹(战斗机来不及就针对雷区和战壕量身定制这个),会中又确定各种援助,说明很多人猜测的,反攻不顺利就会要求乌克兰谈和是多不靠谱。 老拜说的明白,目标是让老普的俄失去侵略能力,所以越不顺利越要送武器,顺利了到有可能暂缓了,顺利说明目前的装备够了啊。 1853年当时的沙俄也和英法土耳其打过一场克里米亚战争,一共打了二年五个月,沙俄战败,认输求和了。 虽然现在的普俄和当时的沙俄差别很大(毕竟老普现在这位置还不一定有沙皇名正言顺),但是战争能力,也差不多就是两年多,再打下去,国内能不能稳住就难说。 克里米亚战争在历史上意义非同小可,号称第一场现代战争,铁甲舰第一次出现,第一次大规模堑壕战,电报铁路和战地医院都出现了。 但是,最重要的是沙俄从此断了向欧洲扩张的可能,转向中亚和远东。 普俄会不会呢?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