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子事变,李秉衡临危受命抗击八国联军,所有人都对其寄予厚望,但刚到通县张家湾他却自杀了。 留下遗书:“天下事,从此不问罪臣!” 有这样一句话,很适合此段历史:上级可以欺骗,部属可以欺骗,百姓可以欺骗,而只有敌人欺骗不了。 以死亡规避失败的人,即使一死了之,也无法了断败局。 李秉衡吞金自杀,全军不战自溃,作为军人就这样完成责任吗?就可以躲开《辛丑条约》赔款4亿5千万两白银的结局? 牺牲是军人的最高付出,但不是军人的最大奉献。 北京城从皇帝到黎民满怀期待,是让李秉衡夺取胜利的,不是让他在关键时刻一死了之的。 军人要能打仗,打胜仗,除此无他。 有人说,是不是对李秉衡太苛责了,毕竟他已70岁高龄,而且镇南关大捷是他全力支持老将冯子材。 至少,李秉衡之死够称得上忠义。 1900年,八国联军进犯北京,慈禧太后在战与和间犹豫不决,只有李秉衡进言:“既已开战,不能言和”。 而后,他临危受命,出任直隶总督应战。 但是,慈禧太后和朝廷重臣却纷纷西逃,最后只留下李鸿章为议和全权代表,李秉衡极力反对。 可此时,他的手中已没有了军士,只好集结义民为军,仓促上阵,可想而知,与八国联军的战斗惨败。 1900年8月11日,退至北京通县后,李秉衡吞金殉国。 议和过程中,八国联军提出因李秉衡一直极力主战,态度强横,将其列入事变祸首,要求严惩。 清廷一一照办,追夺一切官职,并撤销恤典。 军人的本质到底是什么?身为长江水师大臣的李秉衡的自杀能算军人对国家和民族的交代吗? 历史,令人唏嘘不已! 备注:图为李秉衡留在世上的唯一照片。 @东秋妮 说: 什么都可以替代, 唯胜利无法替代! 和平时期,上级、部属、百姓都好对付,但千万别发生战事,一旦发生,军人欺骗不了敌人! 金一南将军继《苦难辉煌》之后,历经8年沉淀,再创新理念,破解当今世界的制胜之道。 历史由胜利者书写, 人人都能成为胜者, 人人都需胜者思维。 好书推荐,《胜者思维》值得一看! 胜者思维,制胜之道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