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八一”建军节,刚刚“解放”不久的张爱萍应邀从福建到北京参加纪念活动。 时任军事科学院院长的宋时轮和张爱萍是多年的革命战友,他深知张爱萍的才能,因此在“八一”庆祝活动结束后不久他就赶到张爱萍临时居住的招待所里,劝他出山。 为了让张爱萍放下包袱,宋时轮开门见山地说:“你到我那去吧,院长、政委任你挑,你愿意干院长,我就当政委,你愿意干政委,我就当院长。” 张爱萍推辞说:“我这个人又不懂科学,怎么能到军事科学院去当院长、政委呢?” 其实,张爱萍为人耿直,眼里不揉沙子,为此已经吃了很大的苦头,他不想留在北京,就是要远离这个难以预测的政治旋涡,以免惹火上身。 但宋时轮却觉得让张爱萍这么有才华的人赋闲实在太可惜了,他依然诚恳地说:“你这谦什么虚啊,我还不知道你的能耐吗?” 可是无论宋时轮怎么说,张爱萍就是不答应,等到临出门时宋时轮再一次对他说:“你再考虑考虑,和尊夫人商量商量,我等你的回话。” 张爱萍说:“算了老伙计,深感你的好意和关心,但这个工作我实在不能胜任。” 宋时轮不依不饶地说:“算了?我告诉你,你要不答应,我就到叶帅那里去要人。” 叶剑英元帅当时实际主持军委工作,宋时轮觉得如果让叶帅出面,张爱萍没有不答应的道理。 没过几天,叶帅真的把张爱萍找去谈话,说宋时轮已经向他汇报过,请张爱萍到军事科学院去工作。 但头铁的张爱萍还是婉言谢绝了。 尽管如此,张爱萍一直十分怀念宋时轮在自己落难时的真诚和关心爱护,1991年宋时轮去世之后,张爱萍特地找到宋时轮的女儿宋崇实,告诉了她这段往事,并且沉重地说:“我很后悔呀!宋大哥在世的时候爱喝酒,我没有多送酒给他,反而常常劝他要少喝……” 后来张爱萍还专门写了一首诗悼念:沙场百战扬神威,桃李万株正芳菲。笑声常洒真情在,君伴春风带醉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