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头盔安全吗?“新国标”7月1日起施行!
头盔“新国标”将于7月1日起施行,新制定的《摩托车、电动自行车乘员头盔》在固定装置稳定性、佩戴装置强度、吸收碰撞能量、耐穿透、护目镜等方面都做出了明确规定。随着我国摩托车、电动自行车保有量不断攀升,与之相关的交通事故也日趋增多。根据北京市交管部门统计,截至今年6月15日,北京市电动自行车事故同比上升了三成,电动自行车亡人事故已占全市交通亡人事故的29%。正确选择、佩戴安全头盔可大大降低在事故中的致死风险。因此,安全出行,选择、佩戴合格头盔成为关乎生命安全的“头等大事”。
为此,7月1日起推行的头盔“新国标”亮点有哪些呢?
1.填补空白
增加了电动自行车乘员(包括驾驶人及乘坐人员)佩戴的头盔标准。
2.增加3个安全性能指标
分别为头盔护目镜的耐磨性(雾度)、头盔壳体表面凸起结构的剪切力、头盔表面摩擦力。
3.兼顾成人儿童头型
在适用性方面,新国标考虑到亚洲人的头型尺寸,头型由旧标准的“大、中、小、特小”四个头型修改为“A、E、J、M、O”五个头型,兼顾了成人和儿童的需求;按照形状分为全盔、3/4半盔(春秋盔)、1/2半盔(夏盔),适应了不同季节的适用需求。
4.头盔种类
头盔按适用对象分为A类盔、B类盔两类,A类盔为摩托车乘员头盔,适用于摩托车乘员和电动自行车乘员;B类盔为电动自行车乘员头盔,仅适用于最高时速不大于25公里的电动自行车乘员。
5.标识要求
每顶头盔壳体外表面的后部应有用于识别头盔种类的标识。摩托车乘员头盔标识为“黄色椭圆形图案+字母A”,电动自行车乘员头盔标识为“天蓝色菱形图案+字母B”。
【选购头盔“五步法”】
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的郝鑫瑞介绍,消费者自行选购头盔时,应该奉行“五步法”:看、闻、按、戴、问。
一看 看产品的外观、结构组成(硬质的外壳、厚实的缓冲层、较宽且牢固的系带和插口)以及规范的中文标识,包括规范的厂名厂址、产品名称、执行标准、合格标志等。
二闻 用鼻子闻一闻头盔是否有刺激性气味,选择无气味或气味较小的产品。
三按 用手稍用力按压头盔的发泡材料缓冲层,选择缓冲层手感密实或有轻微反弹感,不出坑、不掉渣的产品。
四戴 试着佩戴头盔,头盔与头部贴合,佩戴舒适,如果配有护目镜,选择护目镜透光性能更好的透明镜片。
五问 不同头盔种类的防护性能不一样。“新国标”实施后,B类头盔仅适用于电动自行车乘员,A类头盔既适用于摩托车乘员,也适用于电动自行车乘员。在购买头盔时,要选购有3C认证标志的产品。此外,新国标还要求所有的头盔,左、右、后三个部分必须要贴上反光标识。
#7月1日起你的头盔可能不合格了##car时尚##汽场全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