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种新型骗局,骗子多利用人们的同情心来骗取钱财,社会上已经出现多起案例,我们必须引起警惕,俗话说,害人之心不可有,但防人之心也不可无。
如今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微信支付宝支付已经普及到大街小巷,从线上购物到线下消费,一部手机就可完成,连菜市场卖菜的大妈都会挂上自己的二维码,由此可见,移动支护确实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巨大的便利。
但是由此同时骗子也发现了可趁之机,他们多利用人的同情心和爱占小便宜的心理骗取人们的钱财,所以一定记住,当你大街上遇到有人给你微信转账换现金,一定不能换,否则追悔莫及,具体请看下面的案例。
案例一:2021年1月4日梅城江北梅松路,一名身穿黑白色卫衣的男子来到谢叔肉铺买猪肉,该男子手持电话,一边打电话一边和谢叔交谈,男子一共买了70多块钱的猪肉,但他并没有直接付款,而是走进了谢叔的肉铺,问谢叔能不能给他换300块钱零钱他可以通过微信转账。
该男子自称经常来这家店里买猪肉,是妻子老熟人了。谢叔没做多想,他刚从妻子手中接手这个肉铺,一想是常客,再加上人家都买了70多块钱的猪肉,要是不换这笔买卖不定就泡汤了,而且微信转账换现金,自己又不损失什么,于是谢叔很爽快地就答应了。
男子当着谢叔的面把钱转了过去,而谢叔也从店里拿出了300块零钱给了男子,随后男子扬长而去。
回到家中,当谢叔打开手机微信支付界面查看交易明细时,却怎么也没找到那300块钱的交易记录,谢叔这才意识到自己上当受骗了,随即谢叔报了警。
通过调查取证,警方发现这是一名惯犯,谢叔妻子通过监控发现,自己根本不认识那名男人。谢叔不光300块零钱,还损失了70块钱的猪肉。
可以说,谢叔的这个案例值得引起所有商家们的警惕。现在的很多的菜市场或者个人商铺都设有微信支付的功能,骗子在购买商品后提出用微信转账换零钱,商家们往往不好拒绝,不换这笔买卖有可能会黄,换了,就着了骗子的道,真是防不胜防啊!
案例二:无独有偶,平阳县也发生过一起类似案例。
一名名叫小海的男子也是利用微信转账换现金在不到一个月时间里骗取了8000余元,小海为何能屡屡得手骗到这么多钱,原来也是有技巧的。
小海的作案地多是一些小店铺,而店铺老板往往是上了年纪的老人,老人们一般防备心理差,思维反应不如年轻人敏捷,他们根本不会想到这会是骗局,等他们发现自己上当受骗,小海早已逃之夭夭。由于损失金额不大,老人们不会想到报警,只会自认倒霉。
当然,小海的作案手法也是有讲究的,比如他去小卖部里买一瓶两块钱的矿泉水,然后提出要换500块钱的零钱,等现金拿到手之后,小海也确实微信转账给了商家,不过他支护的是不等额的金额,原本他应付款502元,实际他只付了5.02元。
理论上五佰零二元和五元零二分听起来差别很大,可当店里人来人往的,各种嘈杂的声音会掩盖住手机发出的微信到账声,而老板又忙着招呼店里其他客人,根本没时间拿出手机看一下到底到账了多少。小海则趁机迅速逃离案发现场,等老板发现,小海早已没了人影。
小海正是靠着这种手段屡屡得手。当然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小海最终被平阳县公安机关抓获,并被移送至检察院,检方提起公诉,小海被判处9个月有期徒刑。
案例三:3月4日,青阳县,孟某开的刷车场来了一个陌生的客人,这是一位年龄不大的小伙,小伙衣着光鲜,举止得体,再和孟某简单寒暄几句后,小伙儿提出想用微信转账和孟某换300元现金。
孟某并没多想,就回屋给小伙拿了300元钱,可当小伙子在给孟某微信转账的过程中,手机却出现提示支付超额,随即,小伙给孟某留下了一个手机号,让孟某加这个手机号给他转账,然后就离开了刷车场。
因为金额不大,加上孟某想拉一个回头客,所以,他并没有意识到这是一场骗局,可等了半个月也不见有人转账,孟某这才意识到自己上当受骗。
可以说,这又是一种新型骗局,利用的还是商家想占小便宜的心里,在此诚劝各位小说,切莫因小失大啊。
案例四:
前面几种骗局相对来说还是很容易识别的,不怎么高明,放在年轻人身上大概率不好使,最后一种骗局可就高明了,因为很多年轻人都已上当受骗,包括我自己身边的朋友。
我们村一小伙,名叫小沈,高中毕业后就辍学了,去外面打了几年工,攒了点钱,回到家乡后在我们当地县城开了家小超市。
前段时间他碰到几个陌生人来他店里买东西,对方拿了一条160的黄鹤楼,在付账时却提出用微信转账换2000元现金。
小沈也有想过会不会是骗局,毕竟他经常上网,相关报告看得不少,可上门的买卖又不忍心黄了,再说,自己又不是上了年纪的七老八十岁的老头老太太,就在自己眼皮子底下,加上还有监控,他不信骗子能骗到自己。
小沈从柜台拿了2000元现金,然后自己又特意数了一遍,确认无误,这才交给了对方,没想到钱到了对方手里就不是那么回事了。对方一数只有1700元。小沈纳闷了,对方可是当着他的面数的,为什么和自己数的不一样。
小沈接过对方手中的钱自己又数了一遍,确实只有1700元,他不信那个邪,不可能第一次数的时候明明是2000,经过了一次对方手,等自己再数就只有1700元了,小沈调出了监控,想看对方到底有没有动手脚,结果监控显示对方就是规规矩矩的数的钱,不存在任何问题。
难道真是自己弄错了。
小沈想搜对方身来着,可自己哪有那权利,再说,从对方口袋搜出的钱一定是自己的吗?至于报警,压根都没证据还怎么报警。小沈只能暗自吃下了这哑巴亏。
当有一次他在众人面前说起这事时,大伙儿纷纷骂他傻,那300元钱就在骗子手中,只是骗子手法太快骗过了小沈,至于为什么瞒过了监控,是因为监控死角原理。 如果小沈当时果断报警,骗子绝对跑不了。
小沈听后恍然大悟,以为自己够小心谨慎了,奈何还是被骗子钻了空子,真是防不胜防啊!
结语:骗子之所以能骗到人是因为他们充分利用了人性的弱点,一是人的同情心,二是人爱贪图小便宜的心里。
曾经有人在街头做过这样一项调查:”如果有人想用微信转账跟你换现金,你是否愿意。”调查结果显示百分之18的人都表示愿意,百分之24的人表示不愿意,还有百分之57的人表示视情况而定。
这项数据充分说明了在社会主义的教育下,我国国民素质普遍得到了提升。当我们在遇到他人确实需要帮助时,我们大部分人都愿意伸出援助之手。
骗子利用人的同情心行骗,这是一种败坏社会风尚的行为,我认为不应当仅仅对他们处于行政处罚,社会主义教育更为重要,不能因为一颗老鼠屎就坏了我们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社会风气。
同时,商家们也应当仔细擦亮自己的眼睛,不要因为贪图一时小便宜而因小失大,我们要做到让骗子无机可乘。
最后说一句:遇事不决,可问警察叔叔!
欢迎留言讨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