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全球人口第二大国,拥有超过2亿的6~19岁儿童青少年。在过去三十年间,中国经历了快速的营养转型,儿童青少年中过度营养负担不断加重,已成为全球儿童青少年肥胖人口最多的国家。青春期被视为继婴幼儿期之后的“第二个关键窗口期”,具有重要的身体、认知和社会发展潜力。《柳叶刀》青少年健康重大报告(The Lancet Commission on adolescent health and wellbeing)强调,青春期的三重红利潜力可以通过投资青少年及其健康与福祉,实现从青春期到成年,再到下一代的代际传递。然而,儿童青少年肥胖率的急剧上升在年龄、性别和地区之间表现出显著差异,且对个体、群体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终生影响。在这种背景下,深入描述并识别中国儿童青少年肥胖问题的主要催生因素及其潜在的层级结构,对制定可扩展、有效且量身定制的预防、控制和干预策略至关重要。
尽管近年来中国的出生率有所下降,但儿童青少年肥胖的快速增长显著增加了公共卫生负担。如果不采取有效防控措施,预计到2030年,肥胖率将飙升至15.1%,将对中国的医疗系统带来巨大挑战。本研究整合全国性调查数据、国际文献和政策指导,通过跨学科合作,系统评估个体层面和群体层面的儿童青少年肥胖的决定及影响因素,为后续干预措施和优化儿童青少年健康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促进中国儿童青少年的健康和福祉。
研究结果
图1 儿童青少年肥胖的终生累积健康影响及潜在干预益处
儿童青少年肥胖对个人、社会和经济带来广泛影响。一方面,它可能带来短期健康问题,如身体素质差、代谢疾病、心理障碍。另一方面,儿童青少年肥胖能够预测长期健康结局,增加成年后代谢综合症、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风险。进而,它也可能通过代际传递影响下一代健康。肥胖带来的经济负担也在急剧增加。据预测,2025-2092年期间,直接医疗费用预计为210亿元人民币,而包括生活质量和生产力损失在内的间接成本将达到218万亿元人民币。有效的早期干预可显著降低这些疾病和经济负担,带来健康和经济双重获益。因此,制定针对儿童青少年肥胖的精准干预策略至关重要。
图2 中国儿童青少年肥胖的多层级决定因素和影响因素
儿童青少年肥胖受多层次、多维度因素的共同作用,主要分为群体 “决定因素”和个体 “风险因素”。
社会、经济、文化及环境等宏观层面的变化深刻影响了中国儿童青少年的生活方式。例如,经济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加速推动了快餐外卖的普及,而电子设备的广泛使用则显著减少了儿童青少年的运动时间。此外,自然环境的变化,如空气污染、内分泌干扰物暴露及夜间光照过度暴露等,也为肥胖带来了新的健康风险。
在学校和社区环境中,学业负担增加了久坐时间和睡眠不足的可能,运动场地和设施的不足进一步限制了儿童青少年的身体活动,而健康食品的获取困难也让不健康饮食问题更加严峻。同时,校园中的同伴行为和体重污名化现象对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和饮食习惯构成潜在威胁。
家庭层面的作用尤为关键。研究表明,父母的饮食习惯、运动模式以及健康素养对儿童青少年行为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父母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久坐、摄入高热量食品等,会潜移默化地增加儿童青少年肥胖的风险。同时,隔代养育中祖辈对高糖、高脂食物的偏好往往导致过度喂养,而留守儿童因缺乏父母的有效监管,更易养成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个体层面,肥胖风险贯穿于生命早期至青少年阶段。胎儿期,母体压力、不健康饮食、妊娠糖尿病及烟草暴露可通过影响胎儿发育从而增加肥胖风险。婴儿期,母乳喂养和科学辅食添加有助于降低肥胖风险。儿童期,饮食西方化趋势显著,能量密集型食品和含糖饮料的摄入,会加剧肥胖问题。青少年阶段,久坐行为、睡眠不足及情绪问题与肥胖密切相关。此外,遗传因素和基因-环境交互对体重调节的影响贯穿全生命历程。
研究意义
中国儿童青少年肥胖问题复杂多变,呈现显著的年龄、性别及地区差异,对个体、经济和社会造成深远影响。其驱动因素涉及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等宏观因素的影响,社区、学校和家庭等中观因素影响,以及个体因素的相互作用,构成了中国儿童青少年肥胖问题的复杂背景。然而,现有观察性研究多集中于个体层面的风险因素,对家庭、学校及更广泛的宏观社会经济和文化环境的共同作用关注不足,亟需多维度的干预与管理策略。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针对儿童青少年肥胖特定风险因素的研究尚显不足。深入研究这些因素对于制定有效、可持续的防控策略,并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经验借鉴具有重要意义。END
团队介绍:浙江大学袁长征研究员和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董彦会研究员为共同第一作者,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宋逸研究员和马军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主要作者还包括来自西安交通大学、中国医科大学、中南大学、重庆医科大学、首都医科大学的多位专家学者,该研究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自然科学基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浙江大学教育基金会、北京大学人才引进计划项目等的支持。
中文解读由作者提供,仅供参考,所有内容以论文原文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