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3年,18岁的张恨水被迫结婚,虽然嫌弃妻子相貌难看,但到了晚上还是和妻子同房。一年后,妻子生下而儿子,张恨水却愤怒地说:“真是晦气……” 张恨水18岁这年,父亲病逝,而他只知道读书,认为男人应该先立业后成家,可母亲却着急了,到处托媒人给儿子找媳妇。 母亲知道儿子心高气傲,又喜欢貌美的女子,就对媒人说:女子最好读书,容貌美丽。 媒人就找到了徐家,这徐家也是书香门第,他们家有一个和张恨水年龄相仿的女儿,名叫徐文淑。 可这徐文淑自幼不爱读书,而且长的也不好看,徐家怕张恨水不同意,竟然想到了一个办法。 到了相亲那天,徐家让徐文淑那个貌美肤白的表妹代替她相亲,果然,张恨水点头了。 到了新婚之夜,张恨水怀揣着激动的心情掀开了新娘子的红盖头,却一下傻眼了。 眼前的女子身材肥胖,厚嘴唇,塌鼻梁,毫无疑问被调包了。 张恨水赶紧跑到母亲房间,向母亲求证,母亲这才知道被欺骗了,可婚礼已经办了,只能将错就错了。 母亲劝说:虽然她不好看,但毕竟是八抬大轿抬进来的,她就是咱们张家的人,你得善待她。 可张恨水心里不情愿,他甚至不和徐文淑说话。 面对丈夫的冷漠,徐文淑女心里也很难过,她唯一能做的就是尽心尽力地服侍婆婆和丈夫。 一段时间后,张恨水发现徐文淑很能干,虽然对她没有爱情,但还是和她有了夫妻之实。 不久后,徐文淑怀孕,并生下了儿子,哪知道孩子出生后不久就夭折了。 看着伤心的徐文淑和母亲,张恨水心里也难过,甚至愤恨的说了一句:这可真是晦气。 后来的徐文淑又为张恨水生下了一个女儿,但这个孩子也没有活下来。 但此时的张恨水已经发生了变化,甚至还有了二房胡秋霞。 起初徐文淑非常的难过,心里有些怨恨张恨水,不过后来她因为信佛,所以就释然了,选择和张恨水和解,并和胡秋霞成为了姐妹。 抗战后,徐文淑和婆婆回到老家,张恨水每个月给她充足的生活费,徐文淑彻底想通了。 对于丈夫的风流韵事,徐文淑压根不关心,她她颇有长远眼光的购买土地,带着婆婆一家人,不用劳动就能生活的有滋有味。 而每次接到张恨水的汇款时,还能笑嘻嘻的和周围朋友说:"我呀,真的是嫁给了一个摇钱树。" 言语之间,透着乐观和向上,不见半分怨恨。 虽然徐文淑没有文化,可是她却真的活明白了,只要经济有保障,男人在不在身边都无所谓……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