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7年前的今天即乾隆十一年(1746年)四月初八日永琮出生。
永琮是乾隆帝的皇七子,生母是孝贤皇后,是端慧皇太子的同母弟,属于嫡出。
清朝入关后的前四个皇帝都是庶出,因此,乾隆帝暗中决心想从自己的下一代开始,改由嫡出皇子继承皇位。最初想将孝贤皇后生的皇二子永琏立为皇太子,并已将他的名字写在了立储密旨上,放在了乾清宫“正大光明”匾的后面。没想到永琏于乾隆三年(1738年)十月十二日病死了,年仅9岁。乾隆帝极为伤感,但他的立嫡出皇子为储君的理想还有希望,因为孝贤皇后当时还不到30岁,满可以生育。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孝贤皇后于乾隆十一年四月初八日又生了永琮。乾隆帝非常高兴。于是乾隆又想立永琮为皇储,尚未来得及书写立储密旨,永琮因出痘于乾隆十二年十二月二十九日(这天是除夕)深夜又夭亡了,仅2岁,谥为悼敏皇子。可以想见,乾隆十三年的春节(当时还不叫春节)都没过好。
永琮死后70天后他的母亲孝贤皇后也去世了。这下子乾隆帝想立嫡出皇子为皇位继承人的想法彻底没有了希望。乾隆帝的精神受到了重大的创伤。
乾隆帝决定将永琮葬在东陵朱华山下端慧皇太子园寝内。定于乾隆十三年四月十七日悼敏皇子永琮金棺奉移朱华山端慧皇太子园寝。发引的前一天,乾隆帝到观德殿为孝贤皇后奠酒后,又亲自到曹八里屯殡宫,在即将奉移朱华山的皇七子永琮金棺前奠酒。此时的乾隆帝十分伤感,作诗一首:
一纾愤懑酹金卮,柳翣行将发引时。
此去想应兄待弟,都来何致母随儿。
试言邂逅谁能受,叠遇乖张命实奇。
不忍抚棺寄余恨,孩提莫道未全知。
端慧皇太子园寝除了葬端慧皇太子、皇七子永琮外,还葬了乾隆皇帝的另外5个早殇皇子和一个早殇的皇八女,共葬了乾隆帝的8个早殇的子女。园寝后院正中有三个地宫并排,正中石券中葬端慧皇太子。左(东)券石券内正中葬皇七子悼敏皇子永琮。左葬皇九子,右葬皇十子。西券为砖券,正中葬皇十三子,左葬皇十四子,右葬皇十六子。三座地宫之上堆成一个共用的土冢,上分三个山头。所以当地人称“笔架山”。皇八女葬在后院东南隅的天落池即砖池内。当地人称此园寝为“八仙陵”。
乾隆十四年九月二十五日卯时,皇七子永琮正式葬入端慧皇太子园寝左侧石券地宫内。
嘉庆四年三月二十四日,嘉庆帝追赠皇七子悼敏皇子永琮为哲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