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钱钟书去世后,88岁的费孝通经常来陪杨绛聊天。有一天,杨绛突然自己很失态,费孝通离开时,杨绛说了一句:“楼梯不好走,以后就不要知难而上了。”从此,费孝通再也没有来过。 杨绛出身书香世家,自幼在书香中成长,又因为父母疼爱,她性格颇为外向。 在杨绛12岁的时候,她转到苏州振华女子学校,虽然是女子学校,可是也有男生,这其中就包括费孝通。 费孝通性格内向,一说话就红脸,班级的女孩子们都不太和他玩,这也导致费孝通有些孤独。 但活泼的杨绛是例外,性格开朗、内心善良的她,从不嫌弃费孝通,经常陪他一起玩,这让费孝通感受到了一种温暖。 当时正值青春期,费孝通对杨绛就有了另一种感情,也就是“暗恋”,不过因为大家都还小又忙于学业,费孝通就把感情埋在了心里。 高中时,他们分别在不同的学校,虽然没有联系,可费孝通却一直打听杨绛的情况。 得知杨绛有很多追求者时,费孝通竟然找到他们,直言:要想追求杨绛,需要得到我的同意。 虽然没有直接表白,可是态度已经很明显,这话传到了杨绛耳朵里,但是她压根没当回事。 后来,杨绛考上了清华大学,并和钱钟书确定了恋爱关系,费孝通得知后,找到杨绛说:“你的男朋友应该是我,我们更合适!” 杨绛不会玩暧昧,直接回答说:“我们只适合做朋友,如果你这样,我们恐怕连朋友也别做了!” 费孝通很失落,可他也不是死缠烂打的人,只能放下这段感情,后来的费孝通也遇到了两情相悦的爱人,他和杨绛、钱钟书成为了很糟要好的朋友。 1998年,钱钟书去世,此时,费孝通的妻子也已经病逝,费孝通有了“再续前缘”的想法。 他经常去拜访杨绛,两位老友回忆以前的岁月颇为感慨,回想到高兴的事情时,杨绛也会哈哈大笑。 可突然有一天,杨绛觉得自己太失态了,于是,在送费孝通出门的时候,她笑着说了一句:“梯不好走,以后你就不要知难而上了!” 费孝通突然愣住了,但很快就反应过来了,点点头后,失落的离开了,从此后,再也没有来打扰杨绛。 这就是杨绛的分寸感,从不拖泥带水,对待感情从一而终,佩服……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