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2月8日,江泽民同志到河南洛阳白马寺视察。 白马寺执事印山和尚邀请总书记一行到寺中客堂小憩。 众人刚刚落座,一个法名的印中的小和尚进来献茶,江泽民同志亲切地招呼他坐下,同他交谈起来。 “你贵姓?” “姓陶名翠中。” “今年多大了,哪里人啊?” “24岁,贵州省贵阳市人。” 江泽民同志觉得有点奇怪,这么小年纪出家了,是家里出了什么变故吗? 他关切地问:“小小年纪,从贵州出家到河南,不容易呀。能说说为什么要出家吗?” 小和尚看看在座的这么多领导,再看看方丈大师,欲言又止。江泽民诚恳地说:“没关系。咱们随便谈谈心。你在生活上有什么坎坷与失意,尽管说。” 受到江泽民同志的鼓励,印中和尚犹豫一会终于说出了心里话。 原来他出生在一个条件还不错的家庭:父亲是机关干部,母亲是工人;他本人从西南警校毕业后,分配在省会贵阳的一个派出所当户籍警。 一开始,他对自己的工作很满意,本想为人民做点好事。可接触到社会上种种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感到心灰意冷,他不愿同流合污,又无力与现实抗衡,经常感到失望迷惘。为此,去年来到白马寺出家,以求精神解脱。 大家没想到小和尚说的事情这么敏感,客堂里的气氛都快凝固了。 听了小和尚的话,江泽民同志并没有任何不悦的神情,反而严肃地对随行同志们说: “纵观中国历史上各个朝代,无一不存在腐败与反腐败的斗争。什么叫忠?什么叫奸?为人民办事就是忠,搞腐败就是奸。我们要特别警惕那些‘口言善,身行恶’的人,或者叫口是心非的两面派。” 他语重心长地对小和尚说:“这些年来,我们党内和社会上确实出现了一些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请相信,共产党有决心也有能力惩治腐败。我不能干预你的选择,可是你出家了,你们那里的不正之风并没有因此解决呀。要相信党和政府,对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要展开坚决斗争!” 一开始,新华社关于这次谈话的稿子被压了下来,后来《瞭望》杂志社的总编辑大着胆子把稿子寄给了江泽民同志,并且附言: 新华社河南分社记者写的《总书记晤见小和尚》一稿,我们觉得既宣传了党反对腐败现象的决心,也宣传了党的宗教政策,发表出来,对读者很有教益。我们拟在《瞭望》周刊发表,现送上原稿,请审阅! 信寄出去之后,大家一开始心情十分忐忑,没想到江泽民同志很快就审阅了稿件,稍作修改之后便发表在《瞭望》周刊上,题为《总书记晤见小和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