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卧薪尝胆,一定要争这口气!” 1999年5月8日(南联盟时间5月7日晚上),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悍然用导弹轰炸了我驻南联盟大使馆,造成我外交人员重大伤亡。 消息传来,举国愤慨,全国多地爆发了大规模的反对北约暴行的爱国示威游行活动。5月8日凌晨,江泽民同志骤然听到这一噩耗,感到十分震惊和愤怒,他随即召集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讨论处置及应对北约挑衅的策略问题。 关于北约轰炸我大使馆的动机问题,江泽民同志在这次会议上一针见血地说:“他们打的不是一枚,而是多枚导弹,从不同方向打到大使馆!” 很显然,这就是一次蓄意的袭击行动,为的就是试探中国的底线。 当时,我们的军事实力和美国还有很大差距,更不要说和北约相比,而和美国谈了十多年的入世谈判又已经到了临门一脚的关键时刻,人家敢在这个时候轰炸你,就是吃定了你们不敢有什么实质性的行动。 这一天,江泽民同志迅速拍板决策了五条针对性措施,他犀利地分析说:“我们坚持伸张国际正义,美国一些人是很不舒服的,他们表面上不露出来,骨子里对我们恨得要死……他们以武力侵略一个主权国家,有什么权利指责我们!?” 还有一些同志提出,如果我们选择对美强硬,可能会导致已经快要结束的中美入世谈判功亏一篑。 江泽民同志掷地有声地说:“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是我们的根本原则,中国再过十年不参加世贸组织就活不下去了?不会的,活得可能更好!不是谈了十三年了吗?再来个十三年,我们也照样发展下去!” “我看要有这个决心,有了这个决心,气就壮了,一句话,我们绝不做软骨头!即使加入晚一点,也丝毫不会影响我们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 江泽民同志深谙《孙子兵法》中“上兵伐谋,其次伐交”的道理,一方面,中国政府对于南联盟空袭我大使馆事件采取了果断强硬的回击,另一方面,中国政府以德国为突破口,迅速瓦解了北约内部对华的一块铁板。 10月,江泽民同志连续出访英国、法国,孤立了美国,使得美国政府不得不多次主动提出寻求与中国对话和解。 “5.8”事件6个月后,中美入世谈判以美方做出重大让步而结束,为2001年中国入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