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GDP确实高,但在GDP的核算方式上,中美的算法本来就不太一样? 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GDP都是以支出法为核算方式,即以投资、消费和进出口为导向的市场为主导的核算思维,数据主要体现在居民消费、政府购房、企业投资和贸易方面的增长率和额度变化。 而中国、印度、越南等都是以生产法进行核算的,其依据自然是以一、二、三产业为导向,大家只要注意看国家统计局每次公布我们的GDP数据时,都会提农林牧副渔产业、服务业、工业企业的增长率及增加值等等,这属于典型的供给思维。 就以上两种方式来说,美西方因为注重于消费因素,一般来说生产会变得更加市场化,但同时CPI涨跌幅又容易受消费波动的影响。而我们的方式,往往对销售和市场需求考虑不周,供给过多屡见不鲜,产能过剩问题也比较突出,所以大家经常会听到刺激消费的说法,其目的就是为了帮助去产能化。 顺便说一下,除了以上核算方式外,其实还有一种就是收入法核算,但选择此类核算的比较少。不过对于老百姓来说,更关注的往往还是自己的收入,至于GDP多少并不意味着你的收入多少。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