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记事以来,马兰峪街上无论谁家老了人,邻里街坊都主动去帮忙,或打坑、或记帐,或打执事,或给各亲友送信,或采买各种东西,或凿烧纸、做路钱、抬重(当杠夫抬棺材)等等。各家妇女帮助做孝服,做孝带,做香油罐子,做打狗棒……,每家有什么亲戚朋友,住在什么地方,邻居们差不多都知道。
我退休以后,村里不管谁家有白事,我都去帮忙,主要是在帐桌上,或写帐,或收钱。有时专门写挽幛、写花圈,在金童玉女、银库、车辆、引魂幡上写字。有时在石棺上写寿字。我有了病以后,不能去了,就我儿子去。
今天我们村第七组(原七队)一位老太太去世了,享年93岁。虽然我儿子很忙,一会儿也离不开人,但我儿子还是帮了一天忙。
这位老太太很令我佩服。在约三十年前,因发生重大事故,她的长子、长孙双双同时死亡。老太太的丈夫(曾当过中国人民志愿军,复员后在马兰峪修配厂上班)因未能抗住这场巨大的打击,不久也忧郁悲痛而亡。在前几年前,这个老太太的二儿子(五十多岁)又溘然病逝。但这位老太太却十分坚强,她没有什么文化,但心胸很开阔,拿得起,放得下。她熬过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剧痛。长子、长孙同时死亡,丈夫、次子相继离世并没有让她倒下,她坚强地活了下来。我每次在街上见到她,从未见到过她脸上有忧郁之色,就好像没发生这些事一样。所以她才以93岁高龄驾鹤西去。
希望她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