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言】 议生草莽无轻重,论到家庭无是非。 ——《小窗自记》 【译文】 各种生于民间江湖的议论无足轻重,道理进到家庭便没有是非对错。 【解读】 “上有庙堂之高,下有江湖之远”,草莽远离朝堂,所议也就是议,位卑而言轻,所以无足轻重。朝堂之上,所议是政,风行草偃,所以举足轻重。《中庸》里说:“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处草莽之地就行乎夷狄而已。人们常常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兴亡”的“责”在于“匹夫”的“分内事”。“责”是责任,是行动上的担当,是“埋头苦干,拼命硬干,为民请命,舍身求法”,而不是言语上议论。 在家庭生活中包容是润滑剂,没有必要去争论是非对错,有句话说得好,“赢了道理,就输了感情”。 家庭生活中的事很难分清是非对错,因此说“清官难断家务事”。家庭是讲“情”的地方,不是讲“理”的场所。这就是“论到家庭无是非”。 处理好家庭关系不是依靠讲道理,是自身的修养。这就是《大学》里说的“齐其家在修其身者”。能知其“所亲爱,所贱恶,所畏敬,所哀矜,所敖惰”就能心正。心正之后哪里还需要去分辩是非对错呢? 在家庭中要知道讲的是“礼”,是尊卑有别,长幼有序,不是道理。知道“礼”,就是明白自己在家庭关系中的位置,这就是知止。知道自己的位置,就知道怎么做和做什么。同样《大学》里也讲到了“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在家庭中每个成员都清楚自己的位置,知道自己怎么做和应该做什么,那么我们还需要去分辨是非对错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