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张让人泪目的“合影”,邵华带着儿子毛新宇和儿媳妇刘滨来到朝鲜,祭拜毛岸英,并留下了这样让人泪目的照片…… 照片中,无论是邵华还是毛新宇夫妇,表情都非常严肃,可以看出,他们内心是沉重且悲痛的。 尤其是毛新宇,他的难过让人心疼,虽然从来没有和大伯父见过面,但大伯父却一直是毛新宇的榜样和学习目标。 这都源于母亲邵华的教导。 毛新宇很小的时候,母亲就跟他讲毛岸英的故事。 从母亲口中,毛新宇得知了关于大伯父的一切,他不到十岁,就和母亲杨开慧一起被反动军阀抓到了监狱,目睹了母亲被敌人用刑的过程。 母亲牺牲后,身为哥哥的毛岸英,又带着两个弟弟在上海大同幼稚园生活, 期间,年仅四岁的弟弟毛岸龙又因病去世,毛岸英内心的痛苦难以用言语来形容。 后来因为上海地下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大同幼稚园被迫解散,毛岸英带着弟弟毛岸青开始了五年的流浪生活。 为了生存,兄弟二人捡垃圾、卖报、给人推车、帮有钱的太太买东西等等。 毛岸英说,那五年,他们兄弟二人就像三毛一样流浪,除了不偷不抢外吃尽了苦头。 五年后,在组织的安排下,毛岸英和弟弟毛岸青终于结束了流浪的日子,被送到苏联留学。 苏德战争爆发后,毛岸英积极参加了苏联红军,和苏联人民一起抗击法西斯德军,他的表现得到了苏联领导的认可和称赞。 回国后的毛岸英,并没有享受什么特殊待遇,而是在父亲的要求下,下基层,去工厂做工,还曾和农民一起干活劳作。 对于自己经历的一切,毛岸英没有丝毫的怨言,相反他低调、谦逊,对自己要求极其严格。 毛新宇曾说:“大伯父是爷爷教育子女成功的典范,母亲总是告诉我,要向大伯父学习,继承他老人家的精神品质,将毛家家风发扬光大!” 毛新宇没有辜负母亲的栽培和教育,他就像伯父一样,兢兢业业,自我要求极高。 努力工作的同时,毛新宇也经常参加公益活动和红色文化宣传活动。 对于毛新宇而言,回报国家和人民,是自己最应该做的事。 虽然伯父的生命定格在了28岁,但是伯父的精神却一直在延续,也会代代传承下去……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