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王、李景隆为什么要背叛建文帝呢?其实这要怪就怪建文帝自己太天真。 谷王作为藩王,建文帝奉行的是削藩政策,虽然谷王早在朱棣造反的时候投奔了建文帝,但这仅仅只是建立于朱棣与建文帝力量悬殊的情况之下。 倘若朱棣的力量强于建文帝,他还会投奔建文帝吗?不会。 就比如原本你住的是别墅,有一个人强行占用你的别墅,叫你到茅草屋里去住,你是什么想法?当然是等待时机要他的命,当时的谷王也是如此。 而李景隆投奔朱棣似乎有点说不通,毕竟当年建文帝对他可是信任到了极点,将六十万大军交由他统帅,远征朱棣。 而他则接二连三的战败,以至于满朝文武都要要他的命,但是建文帝却看在他与自己是亲戚的份上,放了他一马。 因为他的父亲李文忠是建文帝父亲朱标的表哥。他投奔朱棣,完全就是墙头草,随风倒的行为。 因为倘若他不投降朱棣的话,朱棣一旦打进南京,他肯定会吃不了兜着走,谁叫他当年率领六十万大军与朱棣作对?因此他必须要权衡利弊,投降又或者不投降。 不投降的话,有可能会成为朱棣的刀下鬼,而投降的话,则会成为新一任的开国功臣,而且没有任何的风险。 因为打开城门,对于他而言,只是一句话的事。如果李文忠在天有灵看到他如此贪生怕死,想必也会气到吐血。 当时南京的后方都是建文帝的势力范围,想要从南京出逃,那只是随时的问题,而他之所以不出逃,就是因为相信南京。 他为什么相信南京呢?因为南京是朱元璋与沈万三共同集资建造,是当时最坚固的城池,没有之一。 况且,南京还有十几万的大军驻守,要知道当时朱棣也才只有十几万大军,而这十几万大军是一路从北平杀过来的,说简单点就是疲惫之师,要说朱棣能够攻打进来,谁都不相信。 但奈何出了内奸,无力回天。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