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世间,贤人有贤人的活法,君子有君子的坦荡,小人有小人的门道,愚人有愚人的执着睡不醒。无论这些人物充当了什么角色,有才或是无才,唯德以服人,而能者的手中,或明或暗,皆可以为我所用。 易中天说:“德和才是分开来评判的。一个人如果有德有才,那他就叫做贤人;一个人如果有德无才,那他叫做君子;一个人如果无德有才,那他就叫做小人;一个人如果无德无才,那他叫做愚人。” 用贤能及君子之人,把对方当作朋友相待,以礼相待,尊重相待。当年刘备三顾茅庐,不以诸葛亮当时的默默无闻而小看,用诚心实意打动了诸葛亮。刘备善于笼络人心,一生做到了对诸葛亮似友又似君臣的礼让及尊重关系。为此,诸葛亮也愿意用一生回报对刘备的鞠躬尽瘁。 用小人之人,一般人以防为主,保持距离,或者远离。当年的和珅,那可是典型的小人之人,有才无德,巨贪。但乾老儿就喜欢用这样的人,很多人说他晚景糊涂,实则不然,他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很多时候,台面上贤臣做不出来的事,和珅在台面下就可以,一来能保证皇仓的充裕,得以正常的运转;二来无论和珅多么巨贪,他贪下来的东西也只是暂时为皇家保管一下,时间到了统统从他手中收手。有道是“最是无情帝王家。”为了给自己的儿子立威,也为缓解当时经济的负担,乾老儿实则留了一手,只等儿子处理和珅。和珅可能到死都想不明白,自己贪了一辈子,到头来只是给别人做免费的义务工。 观察愚人,他们是经不起风吹的,心思游移不定,听风就是雨,但有时往往会很固执,坚持一种观点,轻易不会改变。俗话说:“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井蛙不可语海,夏虫不可语冰。”就是典型的三季人。与其交流,尽量避免发生争论及冲突,走为上。如果必须有交流相处,尽量赞成和肯定对方,没必要和对方争论浪费时间,愚人是不愿意接受别人对自己认知上的不认可。 芸芸众生,千人千面,金庸先生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无论我们在生活中扮演什么角色,多给自己留点后路,会做人比会做事重要,有德比有才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