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70后的小昕”朋友所发的关于为乾隆帝生母拟定徽号的微博:
清朝,确定年号、庙号、谥号、徽号、尊号、陵名、封号、皇子名字等,按正规程序,
第一步,皇帝先发布谕旨,命大臣恭拟;
第二步,大臣们根据皇帝的谕旨,拟出几个备选名字,然后由职务最高的某大臣写奏折,向皇帝汇报恭拟的情况,把所拟的几个名字呈递给皇帝,供皇帝挑选。
第三步,皇帝在大臣所拟的几个名字中挑出一个。选中的方式有两种:1、在所选中的名字上画上一个小圆圈。2、直接写出所选的名字。
第四步,通知钦天监选择举行典礼的吉期;
第五步,根据皇帝所选中的名字,选定的吉期,通知各相关机构,做有关准备事宜。
第六步,正式举行礼仪。(当然有的名号不用择吉、举行礼仪)
“70后的小昕”朋友所发的档案,是属于第二步。是大学士阿尔泰向皇帝奏报恭拟徽号奏折的“片”即附件的草底。正式奏折和片都是非常规范的奏折,用小楷字工工整整书写的。
皇帝选用哪个名字,没有顺序规定,选哪个都有可能。有的人说都要选第一个,这种说法是不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