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从”是顺从,顺从着我这个心所想的。“欲”就是要、想。“逾”是超越,“矩”是规矩,“不逾矩”,不会超越规矩。就是到七十岁的时候,不管心里想什么,都不会超越规矩。这是字面的解释。人心里面总有一些各种各样的念头,你这些念头不见得都付诸实际行动,人有十个念头的话,有一个付诸行动就不错了。但你的念头有的时候是不合规矩的,不合情理的,甚至是犯法的、犯罪的,但只要你没做,那么谁也不知道。但孔子说,他到七十岁的时候,修炼到什么程度?他心里已经不冒那种不合理的念头了,“从心所欲”,顺从自己这颗心所想的东西,就是心里不管想什么,都是不超越规矩的,都是合理的,已经没有那种不合理的念头了。用我们今天的话说,就是达到了一种自由的状态。不管他心里怎么想,他已经没有恶念了,他长期的自觉,最后变成了自然。就像人守法似的,开始是自觉,要提醒自己遵守法规,等到长期遵守之后,就变成了自然,就没有犯法的念头了。举个生活当中的例子,比方说过马路看红绿灯,一开始是自觉,走到马路前,得提醒自己看看是红灯还是绿灯,绿灯再过、红灯等会儿。可能有的时候尽管没有闯红灯,但心里还会冒出一些不合适的念头,想现在没车,我是不是过去;自己在等红灯,看见别人闯红灯自己心里还不平衡。但是这个交通规则遵守了一辈子,到老就变成一种生活习惯,就由自觉变成了自然,你是自然而然的就要这么做,在马路上看到红灯亮了,不用过脑子你就会停下来,而且不会有什么其他想法,这就叫“从心所欲不逾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