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普京被“通缉”:伤害不大,侮辱性极强,其后续效应可能很大。 3月17日,俄罗斯普

普京被“通缉”:伤害不大,侮辱性极强,其后续效应可能很大。 3月17日,俄罗斯普京总统遭到了“在乌克兰战争中犯下了战争罪”的全球通缉。看看位于北约12个创始国之一荷兰海牙的办公点就知道,这个国际刑事法院不过又是美国霸权的工具,是美西方牵着的又一条狂吠的猎犬而已。 通缉令就是美西方的又一出闹剧而已。如果要对普京追究“战争罪”,那么在背后不断撺掇乌克兰挑衅,持续输送巨额军援,又无法摆脱炸毁北溪管道嫌疑的美国拜登,是不是也同样应该被通缉呢?依照“战斗民族”的性格,若是美西方执意到底,俄罗斯便一定会死磕到底,这个世界必定会进一步被搅得天翻地覆,保不齐,第三次世界大战真有可能被点燃。 所以,美西方会让通缉令事件慢慢冷却,最后无疾而终。虽说这件事对普京的伤害不大,但侮辱性极强,而且后续效应可能很麻烦: 1)它会授俄罗斯反对派以口实和“武器”,使得普京执政的正当性受到质疑; 2)对俄乌冲突的战场态势产生影响,使得俄军的压力和困难陡然增加; 3)日后可能的俄乌和平谈判中,会削弱俄罗斯的谈判和讨价还价的筹码; 4)可能会埋葬普京2024年以后继续竞选和执政的合法性; 5)一旦卸任,美国人极可能再拿出此事对退休的普京进行人身追杀——“炒冷饭”是美国人一贯的伎俩,就如当年对波黑前塞族领导人卡拉季奇的通缉一样。     所以,此次“通缉事件”的最终走向,是偃旗息鼓还是“秋后算账”,归根到底还取决于三个因素:一、这场俄乌冲突,俄罗斯能否取胜,并体面地结束;二、战后俄罗斯国力的恢复状况;三、俄罗斯民众对普京的态度。 (大鸣言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