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硅谷银行宣告倒闭,是否重演2008年金融危机? 硅谷银行首席执行官安抚的说辞,难圆其说,不仅没有消弭不安,反倒引起了客户的恐慌;仅仅48小时,硅谷银行便在挤兑风潮中訇然倒塌。 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硅谷银行高科技公司的单一客户结构,为其今天的倒闭埋下了伏笔。而从外部客观的大环境上看,硅谷银行的倒闭,实际上是美国发行巨额国债、经济长期高通胀、美联储持续过度加息直接酿成的恶果。 为了盈利且安全,硅谷银行曾经大量购入本应没有违约风险的美国政府债券;岂料,美联储后来为了抑制通货膨胀而持续推行激进的提高存款利息和贷款利息政策,使得其本来“包赚不赔”的固定资产投资,不仅成了亏本买卖,而且大幅度降低了资金的流动性。 同时,由于美联储加息后,市场上流动的美元减少,融资成本上升,高科技初创企业更难拿到钱;在资金紧张时面临裁员、经营状况下降的情况下,他们急需用钱,纷纷想从硅谷银行提现疏困。这两头相向夹击,腹背受敌,硅谷银行便在劫难逃了。 硅谷银行的倒闭,重挫了美国的银行股,美国银行股的市值本周一蒸发约900亿美元。3月14日晚间,新加坡的国际金融专家分析认为,硅谷银行倒闭应该不会引发如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但对高科技和新创公司的负面效应则是肯定的。 (大鸣言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