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河南大饥荒,这个快要被遗忘的年代,让人心碎,一位衣衫褴褛的老者,正将他饿死的亲人推向墓地。整个墓地都是静默的,一片荒凉,没有一棵树、一朵花。整个地面都是裸露的土地,没有一丝草根。 天空中,灰色的云朵悄无声息地飘过,带着面具式的忧郁和难以言状的压抑,这灰暗的颜色散发出一种微妙的闷痛,那老者的眼神极其疲惫,嘴唇干裂,黑紫色的唇边似乎还带着干巴巴的血迹。没有一个人说话,也没有一个人哭泣。当他靠近墓地时,他的目光顿时变得焦虑起来,脸上的肌肉也紧绷了起来。 他的人生曾经有过幸福的时光,家庭、爱情,还有儿子,但是这种幸福在饥荒中离他越来越远。他看着身边的亲人,一个比一个苍白、病态,饿得连动弹都无力,这一路上,他终于到了一个废弃的墓地,跌跌撞撞地,亦步亦趋地为亲人安葬。他没有棺材,只有一个用布碎包裹着的人,还有一些放满蓝色边框的黄麻袋,这个世界由此变得更加荒凉,铺满了苍白与麻木。 好几个月都没有下雨,好像这片大地已经被生命割裂。透过一丝丝的干草,这个老人依旧能感觉到那些被饥饿摧残的猫狗的惊慌失措。夜晚的雨声是多么的难得,那狂风的咆哮吹乱了所有人的头发,一方面是让人感觉清新,另一方面,他们知道此时的雨并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带来更多的疾病。 那老人深深的呼吸了一口空气,感受着这片荒凉,沉默着…他知道,这一切都要他自己来面对。 他慢慢地把亲人下葬,把尘土撒进墓地里,默默地在墓地站了好久,然后才缓缓离开。他知道,他终究不孤独,因为他还有其他的家人。他们一路相伴,一路在生命的沙漠中寻找着生存的棕榈树。 这个故事虽然发生在70年前,但它令人难以承受的痛苦和灾难,在今天仍无法被遗忘。只有记忆和教训才能帮助我们避免再次生命的凋零和创伤。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