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兰峪西与古蓟州(今天津蓟州区)接壤,北与承德市兴隆县为邻,又毗连清东陵。其地理位置特殊。东陵守护大臣府邸、各陵寝机构、营房遍布马兰峪内外。所以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前,马兰峪人说话与其他地区的人说话明显不同。不仅语音声调很有特色,而且说话方式也与他地不一样。比如从人与人见面互相问候的话就能知道是哪里人。
马兰峪人饿不死——马兰峪人见面,总问候说:吃饭啦!表明永远有饭吃,饿不死。
马兰关人摔不死——马兰峪人在马兰峪街上见到马兰关人,总问候说:下来啦!因马兰关在马兰峪北8里,地势高于马兰峪。据说马兰关地面与马兰峪永旺塔尖相平。在马兰峪街上遇到马兰关人,表明已经安全下来了,摔不死了。
东陵人关不死——马兰峪人在街上见到东陵人,总问候说:出来啦!在清朝,东陵被风水墙圈围着,外出管制很严,出来不易。到二十世纪四十代风水墙还有。要到马兰峪,必须出风水墙。在马兰峪能见到东陵人,表明不被风水墙圈着了。所以说圈不死。
河东人淹不死——在马兰峪见到河东人,总问候:过来啦!河东村(现在叫峪河东)在马兰峪以东,其间以马兰河相隔。马兰河每年发洪水,河很宽,很深,严重影响了交通。直到上世纪六十年代也没有建桥。在马兰峪街上能见到河东人,说明安全渡过了河,没有淹死之虞了。
直到现在,在马兰峪仍保留着一小部分的这种语言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