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的将来,德国会变天吗? 3月2日有消息称:德国左翼党莎拉·瓦根克内希特和知名作家爱丽丝·施瓦泽召集1.3万民众举行游行,反对西方向乌克兰运送武器。 瓦根克内希特博士被称为“才女”,近年来受到德国媒体的关注。从青年时代开始,她就积极投入政治事务,斩获了极高的人气,“风生水起”。2017年联邦议院选举中,更是成为左翼党总理候选人。出色的专业背景、鲜明的政治主张和靓美的外表气质都使得她赢得了众多德国民众的青睐。 最近一期的《COMPACT》杂志报道,认为她是未来德国的最佳总理人选。不过,恐怕未来不会按照人们预想的方向发展: 1)一民调显示,10%的德国选民表示他们“非常肯定”会投票支持瓦根克内希特;另一民调则发现,30%的选民会支持她。——可是,这两个“10%”和“30%”并不足以保证她所领导的政党可以“独立组阁”,大概率的,未来的德国政坛还是“联合政府”。 2)“德国东部,她的支持率更高达49%”,而原来的西德才是整个德国的政治文化和经济中心;如何赢得西部的选票才可能是当政的关键。 3)在西方,政治家、或曰政客,在野时和当政时,会有很大的、甚至根本性的不同;特别是实行“内阁制”政体的德国,其政府班子是否稳固和施政都会受到民众情绪或议会的极大的左右和掣肘;正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为了自己的执政地位,往往便会改变自己的方针政策。譬如:曾经专注于生态环保领域的德国绿党,成为舒尔茨联合政府一员后,竟蜕变为“反华”“遏华”的急先锋。 4)任何一届德国政府都不可能无视自己身边的数万名美国大兵的巨大政治和军事威慑力,都会或多或少地屈从于美国主导的“政治正确”压力。便是颇具特立独行风格、很有自己主见的“铁娘子”默克尔日前也公开坦诚,当年她参与说服调成的“明斯克协议”实际是就是为乌克兰备战留出充裕时间的“缓兵之计”;对于自己德国密友的这种“蓄谋已久”的“背信弃义”出卖,如今被拖入俄乌冲突战争泥淖的普京总统也只能“打掉的牙齿往肚子里咽”、无奈地吞下这杯苦酒而已。 所以,西方的政治制度决定了其政治家和政客身上某些“变色龙”的本质痼疾,基本可以肯定是,无论瓦根克内希特不久能不能当选联邦总理,德国都不会变天;依然是实行资本主义的西方国家。 您,同意这种观点吗? (大鸣言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