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都说老太监们心机深沉,在明朝太监“钱多人傻”,可以说是“智商欠费”。 在天马行

都说老太监们心机深沉,在明朝太监“钱多人傻”,可以说是“智商欠费”。 在天马行空的武侠片里,那一个个“老太监”们深沉的心机,太监们有权有势不假,虽然这些人在朝野阴森森的存在,但是这太监也是骗子物色的对象。 大明朝权倾朝野的太监们,在历史上,他们可是骗子们最受欢迎的“潜在客户”,据说在明朝太监都很有钱,但是“钱多人傻” 明朝的太监们,凭借自己的圆滑得到“圣宠”飞黄腾达,奖赏的钱财也不少,虽然他们也有的在“内书堂”读过书,基本文化水平不高,但又凭着“圣宠”飞黄腾达,有钱了的他们,眼就放远了,也在学士大夫们附庸风雅,“收藏”或摆弄古玩和字画提升自己的品味。 可毕竟是外行,对这方面智商跟不上,比如嘉靖年间的南京守备太监高隆,喜欢泡书画市场,高调显摆自己是行家,有次收了幅名画,他就评头品足,说这画上再“添一个三战吕布最佳”,把在场的人都笑晕了。 所以像他这样的人,什么都不懂的“收藏名家”,当然就是那些骗子的对象了,经常弄些“三战吕布”的赝品蒙他,在他身上轻轻松松就骗了一大笔钱财。 像这样不懂装懂的“收藏家”,即使被骗上当了,还充当面子。其实,也是一种虚荣心在作祟。而还有些“钱多人傻”的太监,完全是因为太贪心才让骗子有机可乘。 话说,这些太监手里有了钱,就崇信炼金术,想着能把钱生钱。这类人最容易被骗子趁虚而入了。在弘治年间,都知道南京守备太监刘瑯追求炼金术。有一个骗子就谎称他是“玉帝使者”,会“炼金术”能帮助刘太监成仙,这下太监刘瑯信为真了,结果让骗子把刘瑯最心爱的玉带骗走了。 太监们的这些奇事,说是他们“智商不够”,不如说是贪婪作祟。在封建皇权下,这帮得“圣宠”的太监,说白了,钱来得太容易,“无根”的他们对未来又缺乏安全感,所以往往追求一些不切实际的东西,反正什么都没有,只有钱,砸钱眼睛不眨,就盼能一步登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