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羹尧回到京城,王公百官跪道迎接。年羹尧坐在马上,看到不看一眼,甚至在雍正面前,态度也非常骄横。 随着年羹尧在西北立下大功,他和雍正之间进入了蜜月期,这段时期也是年羹尧人生最高光的时候。 但年羹尧犯了历史上大多数功臣都会犯的错误---居功自傲。 年羹尧的跋扈,当时到了一种什么程度,有以下三点: 第一,盛气凌人。 年羹尧赏赐给下属的物品,需要下属磕头谢恩之后才能领取,与平级官员来往的公文,被称为“令谕”。这样的做派完全把自己当成了无冕之皇。 第二,年选。 由于年羹尧的大本营在陕甘和四川,所以在他打了胜仗之后,开始大面积推荐自己的心腹担任重要职位。在雍正的默许下,这些人绝大多数都会优先录用,这就是有名的“年选”。时间一长,就有相当数量的官员围绕在年羹尧身边,形成了一股巨大的势力,与当初的八阿哥胤禩相比也毫不逊色。 第三,敛财。 有这么多人需要通过年羹尧加官进爵,那好处自然也少不了。年羹尧在短短两三年之内,聚敛的财富竟然达到数百万两白银。 在处于蜜月期时,年羹尧的种种行为,雍正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随着他跋扈的气焰连雍正都忍受不了的时候,年羹尧的末日也就随之而来。 在暗中准备之后,雍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年羹尧调离西北,并且让之前与他来往密切的官员与年羹尧划清界限。 从风光无限的大将军,到杭州将军,再到贬为庶民,面对雍正的铁腕手段,年羹尧毫无还手之力,被列出92条罪状,在狱中自裁。 可以说年羹尧完全是将一手好牌打得稀烂,不懂得激流勇退的道理,反而肆意扩张势力,最终威胁到了雍正,这才惹来杀身之祸。 【历史步行街 雍正系列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