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收无人机与超重型舰载机的最佳选择,福建舰用电磁拦阻并不奇怪

养儿育女日记 2023-03-19 15:37:16

近日,据央视新闻联播报道,福建舰某部门长张川黔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作为我国首艘配置电磁弹射和阻拦装置的航母舰员……”。这句话的言外之意就是福建舰同时配置了电磁弹射和电磁拦阻系统,这称得上是福建舰装备电磁拦阻装置的有力证据了。

电磁拦阻虽然听上去很科幻,但其原理并不复杂,就是将舰载机着舰前的相关参数实时输入拦阻系统的计算机,由计算机在最短时间内精确计算舰载机的着舰重量、速度、过载等参数,再通过调节拦阻电动机的输入电量,进而调节拦阻索的拦阻力度,以实现精确控制和恰到好处的制动舰载机的目标。

通过电脑控制,舰载机刚勾上电磁拦阻索时,反馈的力道相对较小,再逐渐增加,直至增加到拦停舰载机的力度为止。因此,电磁拦阻的制动力比较平滑柔和,既不会过大,以至对舰载机、飞行员和拦阻索造成损伤,又因不会过小而延长滑行距离或无法拦停。由此可见,跟电磁弹射一样,电磁拦阻的制动力也可以灵活调节,不但可以拦阻超轻或超重的舰载机,还能延长舰载机和拦阻索的使用寿命。

而传统拦阻索是靠巨型液压缸、活塞和加压空气来吸收舰载机降落冲击力的,不仅非常生硬,拦阻力度也无法调节,飞机就像撞上拦阻索,继而被生拉更拽一样,这就不可避免的对舰载机和拦阻索的结构造成破坏,不仅无法拦阻轻型无人机,舰载机带弹重载降落的风险也比较大。

更重要的是,为适应舰载机不同重量、速度下的拦阻要求,传统拦阻系统需要对其配重、阀门和滑轮等机械部件进行调整。这是因为弹射液压缸内的油量是由“定长冲跑控制阀”控制的,需要根据着舰重量和速度调节油量,从而形成适合的拦阻索拉力。否则,不是因为拉力太小拉不住飞机,就是因为拉力太大导致拦阻索崩断,但是这个调节是很费时费力的。

美国航母曾装备E-2C预警机、EA-6B电子战飞机、S-3北欧海盗反潜巡逻机、F14战斗机、F/A-18C/D战斗攻击机五种固定翼舰载机,它们的着舰重量和速度都有较大差异,需要匹配不同的弹射液压缸油量,但在紧张的战斗中完成一系列繁琐的调整是不现实的,只能一个型号的战机回收完毕再回收另一个型号。这就意味着,即便你的任务已经完成,也得排队等候着舰,这就导致蒸汽弹射器的出动率优势实际上大打折扣,舰载机的作战半径也大受影响。美军之所以用F/A-18G取代EA-6B,用FA-18E/F取代F-14,直至取消S-3的编制,以尽量减少舰载机的种类,不能不说与提高拦阻效率有一定关系。

但这个棘手的问题对电磁拦阻系统来说却是小菜一碟,回收不同的舰载机只需按一下按钮就OK了,完全不用人工调节和移动笨拙的配重。“福特”级航母的舰员比“尼米兹”级少700人,不能不说与此有很大关系。

除此之外,因为电磁拦阻系统的电动机要用直流电,福建舰的中压直流综合电力系统可直接供能,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不充分利用起来,未免可惜。而“福特”级航母用的还是中压交流电力系统,供应的是交流电,需要经过整流才能供给电磁拦阻系统的电动机,不可避免存在“慢半拍”的现象。所以“福特”级在拦阻舰载机时存在时间延迟,当电能不足时,甚至还会出现拦不住舰载机的现象。不同于弹射,慢了只不过效率低点,拦阻的反应能力可谓生死攸关,舰载机触舰后,如果不能在第一时间作好准备,那可就悲剧了。这就是“福特”级航母经常出现坠机的主要原因。

虽然电磁拦阻相比传统拦阻方式有很大优势,但就难度来说并不比电磁弹射容易多少,在软件方面尤其如此。简单来说,电磁拦阻跟战斗机飞控系统从机械液压控制到电传控制有很大的相似性,要可靠的拦阻各种舰载机,离不开成熟完善的控制软件,这就需要海量的地面和舰上测试,这对采用超级电容储能的福建舰来说,还是很有利的。

综上所述,福建舰被曝采用电磁拦阻系统实际上并不奇怪,抛开传统拦阻系统的诸多缺点不说,如果不用电磁拦阻,福建舰就会陷入能弹射起飞无人机,却不能降落无人机,能弹射起飞超重型舰载机,却不能降落超重型舰载机的境地。电磁弹射与电磁拦阻可以说是密不可分,没有电弹,电磁拦阻的优势也无法完全发挥,没有电磁拦阻,电弹也会先天不足。

0 阅读:9

养儿育女日记

简介:分享育儿经验,感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