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孝道一直被视为百善之首,尊老的传统被提升到了极高的地位。哪怕是在灾荒之年,首要保障的也是老人的生存。“易子相食”这种极端情况的出现,从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人们为了让长辈能够活下去而做出的无奈之举。因为在古代中国,孝道与对国家的忠诚紧密相连,被视为做人的根本。民间也一直流传着“儿子可以再生,父母不在那就真没有了”的说法,足见对父母长辈的珍视。
然而,深受华夏文明儒家思想影响的日本,其古代社会在面对灾荒时,却长期存在着一种截然不同且极为残酷的做法。在灾荒年份,他们会将年迈的父母、爷爷、奶奶背到深山,让他们自生自灭,以保全下一代。在古代日本的一些贫困山区,为节省粮食,那些失去劳动能力的老人也会被如此对待。 日本有一本历史古书《楢山节考》,对这种风俗进行了详尽的描述,并且还被拍成了同名电影。在日本古代的封建社会,一旦遭遇灾荒导致粮食不足,很多家庭就会把家里的老人背进深山老林,让他们听天由命,目的是让小孩子能够存活下来。电影中细腻地描绘了主人翁在抛弃父母长辈时内心的痛苦与纠结,深刻地反映出了人性在残酷现实面前的无奈,以及对未来生命延续的微弱希望。
这种抛弃老人以保后代的做法,在世界范围内的原始社会中都能看到一定的踪迹。但中国进入封建社会后,在深受儒家思想的浸润下,尊老敬老成为了社会的核心价值,这种抛弃老人的现象便销声匿迹,孝道被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 日本尽管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却仍然保留了这种残酷的风俗,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日本在唐朝开始大化改新学习中国文化时,并非全盘照搬,而是有选择性地吸收。他们只选取对自身发展有利的部分,如科举制度、孝道、皇帝制度等诸多方面,他们就没有引入。正因如此,日本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许多原始社会状态下的风俗,未能彻底改变。
另一方面,日本民族具有极度功利的特质。从其历史发展进程来看,如何最大程度地保全自身实力始终是他们最为关注的。当灾荒降临,他们认为如果年轻人饿死,老人也难以生存,而老人离世,能够使家族得以延续,还能最大程度地保存劳动力资源。所以,在这样艰难的抉择面前,日本人往往会选择牺牲老人,以确保家族和社会的未来发展。 这种对比鲜明的社会现象,既反映了不同文化背景下价值观念的差异,也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中国古代孝道文化的珍贵以及其对于社会稳定和人性美好的重要意义。同时,也促使我们思考在面对困境时,如何坚守人性的底线和传承优秀的文化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