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恩比德约基奇当选NBA月最佳,中锋时代真的要来了?

一月份(包括十二月)东西部最佳球员已经公布,东部是恩比德,西部是约基奇。众所周知目前NBA是小球时代,两位中锋当选月最佳

一月份(包括十二月)东西部最佳球员已经公布,东部是恩比德,西部是约基奇。众所周知目前NBA是小球时代,两位中锋当选月最佳,这是NBA很多年都没出现过的。这赛季恩比德场均28.6分11.1篮板,命中率54.9%,场均得分和命中率都是职业生涯新高,真实命中率高达67.4%,所在的76人队高居东部第一;约基奇场均26.8分11.8篮板8.6助攻,命中率57.4%,真实命中率65.6%,所在的掘金队目前排西部第四。

所谓的“小球打法”,起源于早期中国男篮,04-05赛季的太阳让这种打法在NBA名噪一时,而勇士的夺冠促使NBA正式进入小球时代。自14-15赛季以来,NBA比赛节奏越来越快,场均得分越来越高,小球打法已成为联盟趋势,大中锋逐渐式微,巨星中锋没有了。而在以前,每个时代都有引领时代的中锋球员,90年代是中锋的盛世。为什么NBA比赛变成这样了?我觉得,达尔文的“进化论”很好地解释了当今联盟趋势的产生原因。

进化论当中说,自然选择主导进化的方向。以长颈鹿为例。长颈鹿为什么有那么长的脖子?进化论认为,当时在同一个环境下生活着同一种鹿,这种鹿脖子有长有短。但毕竟地面的食物有限,当在一个地方能获取到的资源达不到生存需求时,就必须要想办法从别的地方获取更多资源。在这个时候,长脖子的鹿就占优势了,它们能吃到树上的叶子,从树上获取了足够多的资源。短脖子的鹿因为无法获得足够多的资源而无法生存,一个一个逐渐死去,那些长脖子的鹿活下来了。于是乎,长脖子的鹿继续繁殖,这群鹿只剩下长脖子的了,就是如今的“长颈鹿”。

在篮球当中,无论是进攻还是防守,其实都是抢夺资源的过程。在以前的NBA,一直奉行“得内线者得天下”的理念,各球队也不太重视三分球,进攻多是打阵地战。而且当时的NBA不允许联防,防守必须人盯人,除非包夹持球人。这种条件下,中锋往往是球场上的中心,他们能获得最多的资源,这才造就了NBA巨星中锋的传统。

但阵地进攻篮下的资源毕竟有限,再加上01-02赛季开始允许联防使用,增大了内线进攻的难度,04-05赛季开始禁止hand-check让外线投篮变得容易,大个子获得资源愈发艰难。更多的球队开始去发掘在三分线外以及攻守转换的机会,彼时在NBA,三分投篮和攻守转换算是“未被充分发掘的资源”,速度快、会投篮的球员适合此种潮流,而绝大部分有此种特点的球员都是小个子。一批传统中锋被淘汰,各队阵容逐渐矮化,像追梦格林这种的技术全面的矮个内线吃香了。

这就是NBA这片“自然”选择了小个球员,淘汰了传统中锋。

然而,正当很多人以为“小球时代不需要中锋”时,又有一批大个子进入了大家的视野。他们拥有了不输给小个球员的技术,可以像小个子一样去抢夺外线的资源。有的身手敏捷,防守脚步能够跟上小个球员,比如浓眉;有的技术全面,可以像小个子一样投篮、持球突破、传球,比如考辛斯。同时,他们的身高更高,抢夺篮下资源更容易。恩比德、约基奇、唐斯、波尔津吉斯这些15年前后进入联盟的大个子也逐渐成长为明星球员。这批新型的大个子球员,在NBA的资源竞争当中脱颖而出。到了18年NBA选秀,大个子球员再一次成为主流,艾顿、巴格利、贾伦·杰克逊、班巴等内线进入联盟。上赛季,阿德巴约、小萨博尼斯两名年轻中锋首次入选全明星。

这就是后人吸取了前辈们的教训,他们重视对自身技术的打磨,就像恩比德高达42.3%的三分球命中率,约基奇场均8.6次的助攻。既能够在外线得到资源,又能够在内线得到资源,这样的球员,能很好地适应当今NBA的“自然环境”。

达尔文的进化论同样可以解释为什么后卫双能化、为什么各队树立锋线核心的问题。

说到底,无论在任何时代,篮下进攻永远是最高效、最稳定的得分方式。而三分球、转换进攻又可以让篮下得分变得更容易。随着新型大个球员们的成长,中锋将重新成为NBA当中的重要角色。

目前恩比德是本赛季MVP的最大热门,赛季PER值高达31.4,他如果能成功当选,将会成为自99-2000赛季的奥尼尔后,第一位拿下常规赛MVP的中锋球员。

这个世界永远在变化中,我认为将来NBA的比赛还会继续改变,变成我们没有见过的样子。就像04-05赛季,当太阳队拔地而起时,老克朗吉洛说:

“我真的认为这是一场革命,而且还会继续下去。我们的球员和我们的教练,他们是世界上最棒的。他们不断寻找方法、新的办法、不同的办法,去对付变化莫测的防守。如果有新的防守思想,新的防守技术,他们一定会找到。我们有责任从联盟的高度去观察他们,保持开放灵活的心态,如果有必要,就得做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