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一聊古代战争骑兵冲锋战术运用,这话题是很有意思的。。 首先,如果野战对决,骑兵与步兵哪个厉害? 我们第一印象,那肯定骑兵厉害。实则不然,应该是各有所长,才是正确的。 一:步兵的长处在于结阵防御。 强弓劲弩密布,长矛如林的坚固步兵军阵,如果用在硬碰硬对战时,那就是骑兵的克星。 如果建立在双方都是敢战精兵的基础上,而骑兵不讲战术的一昩猛攻,那么很难打破这种步兵军阵。 比如南北朝韩陵之战,高欢三万步兵结圆阵防御,尔朱兆等以二十万步骑围攻,就是打不破高欢的防御。 又比如唐将苏定方伐西突厥,以一万步兵列阵于南原野战,突厥十万骑围攻,攻击三次,被击退三次。 二,骑兵长处在于机动。 古代兵法称骑兵为离合之兵,聚合离散不定,意思就是骑兵一定要用在忽聚忽散的机动作战上,让敌捉摸不透。而不是像步兵一样,列堂堂之阵与敌硬碰硬对撞,那并不是骑兵的强项。 三。 所以,骑兵如果要对步兵军阵发起强行攻击,有两个关键因素,是必须要把握好的。 否则的话,必定会在防御严密而坚实的步兵阵面前,磕得头破血流,结果也是必败。 那么,有哪两个因素呢? (1) 首先是攻击时机的把握。 骑兵攻击,一定要先用我军步兵与敌对战,力争挫伤敌军锐气,待敌锐气受挫,久战生疲时,才是骑兵出击的最佳时机。 (2) 骑兵攻击一定是在敌军阵侧翼发起的,而绝不可正面硬攻。 用步兵与敌正面作战,消耗敌军斗志。然后骑兵迂回至敌侧翼,从侧面发动强攻突击。这才是骑兵战术的最正确运用。 三: 骑兵突击的时机,从敌军侧翼攻击的骑兵战例。 隋末霍邑之战,李渊以三四万新附步卒,野战对抗隋将宋老生二万精锐步骑。宋老生麾众猛攻李渊,而李渊让李世民率二百骑迂回隐蔽在敌军侧翼,自己率步兵与宋老生对战,死死地坚守住了防线。。 为何要死死守住? 目的就是用步兵消耗隋军的士气,然后为李世民的骑兵突击创造有利条件。 战斗结果,两军激战正酣时,李世民的二百骑突然杀出,在隋军侧翼横突其军阵,立即就打了进去,然后凿穿军阵,使得隋军大乱而溃败,阵斩了宋老生。 这一仗,就是因为李世民的骑兵突击时机抓得好,侧翼突击的突破口选得好。 而唐代有大量战例可以证明,先以步兵正面相持,然后骑兵迂回,从敌侧翼发起突然攻击,一击摧垮敌军,这正是唐军骑兵的拿手好戏与标准的骑兵进攻战术。 而从来没有用骑兵硬碰硬的、正面强行冲击步兵阵的战斗。哪怕是甲骑具装的重甲骑兵,也决不会这样冲锋!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