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永乐元年7月,明代第一才子解缙奉明成祖朱棣之命编撰《永乐大典》。 为了这部中国

永乐元年7月,明代第一才子解缙奉明成祖朱棣之命编撰《永乐大典》。 为了这部中国古典集大成的旷世大典,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解缙呕心沥血,短短数年时间几乎耗尽了一生的心血,可谓功莫大焉。 朱棣曾对解缙极其推崇,一度说出“天下不可一日无我,我则不可一日少解缙”的话。然而,解缙的“冗散自恣”,甚至插手皇储之事,最终引起朱棣的不满。 《永乐大典》编成后,解缙就被一脚踢开,逮入锦衣卫的诏狱,一关就是四年,朱棣甚至忘记了他的存在。 直到四年以后,锦衣卫统领纪纲呈上在押囚犯名册,朱棣才见到解缙的名字,问道:“解缙还在世吗?” 这一句话注定了解缙的结局。当晚,纪纲用酒将解缙灌醉,让他吃了最后一顿饱饭,埋在雪中冻死,年仅四十七岁。 解缙的一生堪称悲剧,而他留下最大的财富《永乐大典》也命运多舛,原稿因突发火灾烧为灰烬,唯一正本在嘉靖年间莫名失踪,下落不明,唯一副本还不完整。 再数百年间,由于战乱频仍,《永乐大典》屡遭侵略者抢劫,加之盗窃、散佚、流失,至1912年清朝灭亡时,《永乐大典》副本竟只剩64册,不足全本的万分之六! 目前,《永乐大典》副本在世界各地尚存800余卷,400册左右,这一数字还不到原书的4%。经多年努力,中华书局影印出版了其中的797卷,为续存这一珍贵典籍做出了最大努力。 《永乐大典》的曲折命运,也是我国古籍命运的一个缩影。 由于古籍保管极其困难,十分珍贵,大多“养在闺中无人识”,普通人根本没机会接触,也使得这些古籍很难发挥它们的作用。像《永乐大典》这样的国宝级古籍,更无人窥见其真面貌。 数字时代,这种情况正在悄然转变。我们可以借助现代技术对典籍进行数字化呈现,让那些尘封已久的字符重新跳动起来,成为每个人触手可及的资料库。 所幸的是,很多企业热心于古籍数字化项目,字节跳动公司即是其中之一。 从2021年6月开始,字节跳动捐资1000万元,成立古籍保护专项基金等,定向修复百余册件珍贵古籍,并运用先进的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致力于研发开放的“古籍数字化平台”,从而让这些尘封的古籍“活过来”,真正走向普罗大众。 如此投入,可谓善莫大焉。 《永乐大典》就在字节跳动参与的这个项目之中,期待这部中华民族最珍贵的典籍,能早日在数字平台上与大家见面,增强我们中国人的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