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非得对我们大搞仇视,铁了心要把我们当敌人。那么我们应该用什么态度去对待呢? 靠和颜悦色地讲道理,那肯定是不行的!因为你越是客客气气讲道理,他就会愈发的凶狠无礼。 那怎么办?实际上历史早就给出了答案: 那就是坚决的把它也当成敌人,并大胆的仇视它,毫不留情地揭露它的恶行,哪怕和它干一仗。 唯有这样,或许若干年后,“敌人”又要上门和你搞关系,要和你交朋友了,而中美建交的历史,实际就是这么回事。太平从来求不得,一定是打出来的,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39军在朝鲜》书里有一段回忆,说得是1950年冬季,朝鲜战争爆发,39军在入朝之前的战前准备工作。 战前准备怎么搞?除了部队补足兵员、装备,开展针对性训练、筹备粮弹后勤等等之外,还有一项非常重要的事,就是通过揭露帝国主义的恶行,在各部队广泛开展“仇视帝国主义”的宣传教育活动。 这就是上世纪五十年代的”三视教育运动”,就是以仇视、鄙视和蔑视美帝国主义为中心的教育宣传。 这样的教育宣传活动目的,就是要使战士们对帝国主义产生刻骨仇恨。道理也很简单,因为帝国主义把我们当敌人,我们当然也要把它当敌人。准备要与它干仗,那当然必须要仇恨它! 据书中回忆, 39军的这项战前“三视“教育宣传,是由时任军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李雪三亲自部署,并狠抓落实的。 首先开展的,是以“美帝国主义武装干涉朝鲜,侵占我国台湾,我们能否置之不理”的形势任务教育。 军里要求各级政工干部深入连队,与基层官兵一起结合形势,联系历史,举行声讨帝国主义的控诉会、组织演讲会。 再通过看电影、听广播、图片展览等方式,展示帝国主义的亡我之心与累累恶行,揭露美帝国主义的侵略本质。 通过宣传教育,激发了全军对美帝的蔑视、鄙视与刻骨仇恨。战士们明白了,不打掉帝国主义的气焰,我们就休想过上太平日子, 并明确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必要性。 这一段历史,距今只有几十年,如今回忆一下还是很有意义的。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