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2月,郑苹如被带到刑场。临刑前,她突然对刽子手说:“请不要打我的脸!”刽子手听后,冲着她的头部开了一枪,又在她的身上补了三枪…… 1918年,郑苹如出生于日本名古屋,是民国时期的名媛。 她的父亲是一名律师,而她的母亲则是一名日本人,因痛恨日本军国主义,母亲跟随父亲来到中国,还改成了中文名字。 因家境富有,郑苹如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长大后的她,经常出去沪上上流社会的聚会,无论走到哪里,她都是焦点。 不过,郑苹如可不是一个花瓶,在中统驻沪专员嵇希宗介绍下,她加入中统,主要就负责收集情报。 郑瓶如一心报国,她利用美色、交际以及名媛的身份,周旋于日伪高官之间,以此来获取情报。 1939年,郑苹如接到一个重要任务,刺76号特务组织的头目丁默邨。 郑苹如利用美色接近丁默邨,在获取丁默邨的信任后,郑苹如和队友开始制定刺杀计划。 然而,丁默邨太过于谨慎,计划进行的并不顺利。 最初郑萍如将刺杀地点定在了咖啡厅,可到了门口,丁默邨却以这家咖啡厅太陌生为由,拒绝下车,这也预示着第一次刺杀计划失败了。 紧接着郑萍如又约丁默邨来到自己的公馆,公馆周围安排了特工,可丁默邨又察觉到了不对劲,临时取消了约会。 两次计划的失败,让郑苹如很着急,又赶紧制定了第三次计划,地点是一家旅馆。 这次丁默邨倒是没想太多,可特务的枪却打偏了,丁默邨又跑了,也是这次,让丁默邨对郑苹如有了疑心。 原本上面让郑苹如放弃刺杀计划,可是她不甘心,竟然拿着枪直接来到了76号特工组织找丁默邨。 可她枪还没有拔出来,就被丁默邨抓了,无论丁默邨如何折磨她,她就是不承认自己的身份。 据说,丁默邨原想放她一条生路,可是他的老婆恨透了郑苹如,不依不饶,丁默邨这才决定枪决郑苹如。 临刑前,郑苹如提出一要求,就是不要打她的脸,刽子手满足了她的要求。 郑萍如牺牲时,年仅23岁,其父亲在郑苹如死后,一直心情不佳,最后抑郁而终 后来,郑苹如的弟弟和未婚夫,也血染长空,为祖国的胜利,燃烧了自己。 在那个年代,虽然郑苹如他们出身富贵,可他们却甘愿为国牺牲,可歌可泣,致敬……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