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越南经济中心的湄公河三角洲,水土优渥人口稠密,不过这片区域原本一直都是柬埔寨的地盘,直到十八世纪晚期,一路向南的越南才将其收入囊中。 十三世纪以前的柬埔寨,是中南半岛绝对的老大,可惜盛极而衰,大规模对外征战与兴建土木导致其耗尽国力,柬埔寨实际的势力范围也不断缩小。 14世纪,反抗明朝的越南建立后黎朝,这个王朝兴盛一百多年后陷入内乱,把持大权的权臣阮淦被害,其女婿郑检夺权,阮淦幼子跑到南方与郑氏家族对抗。 为了获得足够的力量抗衡郑氏,阮氏家族把目光瞄准了南边的柬埔寨与占城国,通过战争与移民等方式,不断南进,弱小的占城首当其冲地盘越来越小。 与此同时中原风起云涌,清军入关,大量不肯归顺的明朝遗民下南洋,当时柬埔寨国王非常看重这些华人移民,予以分封,希望他们帮忙开发柬埔寨的土地。 那时柬埔寨的华人,大多集中于湄公河三角洲地区,通过华人的开发,当地快速繁荣起来相当富有,久而久之,这里几乎变成了一个半独立的华人自治王国。 可瘦田没人耕,耕了有人争,暹罗等国纷纷想着夺取这里,当地的华人觉得有必要找个靠谱的靠山,当时已衰落的柬埔寨不行,于是当地人看上了越南。 17世纪末,越南阮氏家族彻底占据占城并且不断侵入柬埔寨,湄公河三角洲的华人派人向阮氏家族称臣,这么一来,当地成为了柬埔寨与越南双重管辖之地。 柬埔寨十分不满直接出兵,结果被越南军队击败,不久后越南发生西山起义,南方阮氏家族与北方郑氏家族都被消灭,越南进入了完整的西山朝时代。 几十年后,西山朝被阮朝取代,刚建立的阮朝趁热打铁一举夺取了湄公河三角洲,从此之后这片土地彻底并入越南,柬埔寨纵然有心夺回也无力回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