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长子继承者缺点很多,为何难以取代。 对于现代人来说,嫡长子继承制有很多明显的弊端,比如容易选个不靠谱的继承人。 最典型的晋惠帝司马衷,若非他拥有嫡长子身份,他的资质根本不足以继位。 立子以贵不以长,立嫡以长不以贤!这是嫡长子继承制的核心规矩。 就是说众多子嗣里,选立继承人,要选出身最高的而不是年纪最长的,嫡子里选年纪最大的而不是最贤德有才的。 这里所说的出身,指的是儿子的母亲,毕竟有妻妾嫡庶的分别,次子比不上长子,庶出比不上嫡出。 如果嫡长子无德无才,这样的人也能选定继承家业吗?当然要! 嫡庶长幼一目了然,但贤德与否实在没有恒定的标准,很多时候甚至受到主君的个人好恶的影响而难以判断。 比如刘邦喜欢赵王如意不喜欢刘盈,但如意未必就比刘盈贤德,刘邦更多是因为宠爱如意生母戚夫人的缘故。 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嫡长子继承制有再多缺点也有可取之处。 贤不贤德不好说,儿子可以伪装,主君可以主观判断,但是嫡庶长幼这种事那是板上钉钉难以改变的。 哪怕很可能选个不靠谱的继承人,但整体来说嫡长子继承制,已经是当时条件下维护家族稳定与传承的最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