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夜大团圆,桌上好几个女孩儿已经到了可以谈婚论嫁的年龄,操心的妈妈们既要考察未来的女婿,还要操心怎样给嫁妆,能给女儿更多的保障。给嫁妆的操作不当,一不小心人财两空。问我的意见,我给了5点建议:
1、本事是自己的,谁也拿不走。女孩儿得学会不靠别人自己站得住脚。多学点安身立命的本事,哪怕是个吃货你锻炼点厨艺、点心手艺,有强迫症的学会怎么收拾屋子,爱美的学会打扮自己,都是有用的可以吃饭本事。
2、嫁妆婚前给。那明明白白是女方婚前财产。现在司法虽然普遍认可嫁妆就是娘家给予女方的单独赠与,但是结婚登记后再给的话,如果没签指定赠与协议的话,有被对方混淆成对双方赠与的可能性,说不得男方可能会分一杯羹。
3、买房子就是买房子。双方议亲,别搞什么一方出房子,一方出钱买车搞装修之类的事,要么双方父母共同给孩子买房的钱(首付也行),享受一样的房产比例。男方已经买了婚房的,女方也给女儿买一套,不管出啥事,女儿都有自己的家可回。聪明的父母会在给女儿的房子上占1%的份额,万一有一天女儿被哄去卖房换大房或者搞什么抵押贷款,父母也可以参与给意见。
4、能给资产的就别给消费品。什么彩电、汽车都是消耗品,女儿能自己买就自己买,父母送资产更好,比如给金镯、金条、金首饰,平常能用,离婚了能带走,哪怕是送名贵一点的实木家具也能带走。福建那边的富豪,给女儿送嫁妆,按女儿的体重给黄金,富豪不傻吧,为什么送黄金?不要笑人家送金的俗,这才是有远见的父母。
5、给钱不如给卡。给女儿钱,别直接转账或给现金,以父/母的名义开张卡,把要给女儿的钱打进卡里,女儿要用钱,就从这卡里走,避免婚后财产混同。
女儿结婚了,他们婚后赚的钱是夫妻共同财产,父母给女儿的是保障和退路,适当隔离,也是对女儿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