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清朝皇帝下毒,到底有多难。 一,皇帝的御膳都单吃单做 很多清宫剧里,皇帝去后妃宫里吃饭,这在清朝是不允许的,清代皇帝与后妃,都各自在自己的宫里吃饭。 就算偶尔皇帝召后妃侍奉吃饭,后妃也只能在旁边看着,负责夹个菜,而皇帝是不许去后妃宫里吃后妃做的食物的。 二,专菜专做分工细致 清宫御厨并非什么菜都做,通常一个御厨最多负责两三道菜,每次只负责一道,而御厨只做菜不准备材料。 御厨房里择菜、洗菜、切菜,甚至烧火刷锅之类全都有不同的人去负责,全程都有两个以上的人监视记录。 三,严格的验菜程序 除了银器,最主要的就是所有御膳在送上去之前都要有人尝过,确认没事之后,皇帝才会真的去吃。 古代的毒种类很少,直到目前也没发现古时候有那种无色无味,分量少毒性强的,所以要验出来并不困难。 清宫剧里经常出现所谓“食不过三”,也就是同一道菜不吃第三口,给出的理由是防止外人窥探皇帝的口味喜好。 这其实是胡扯,清朝皇帝的口味喜好都有明确记载,压根儿都不用窥探,比如乾隆皇帝出了名的爱吃鸭子。 《宫女回忆录》与溥仪的回忆录中描述,宫里人对一道菜,的确很少吃第三口,因为实在是不好吃。 因为御膳流程复杂,食物容易凉,加上宫里做菜有很多要求,比如不准辛辣刺激,御膳基本都千篇一律没啥变化。 再好吃的东西,也变得不好吃了,御膳可能真的很奢华,但好吃不一定,所以皇帝吃饭往往就随便吃点。 另外清代宫廷的规矩,就是要求所有人保持清瘦的体型,吃太饱是不可以的,所以饮食方面必须要进行节制。 从唐朝以后,基本上就没多少皇帝是被毒死的了,大多都还是自己吃什么长生不老的仙丹把自己给送上了西天。 正是因为历代宫廷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所以对下毒防范得很严格,外人想要给皇帝下毒基本是不可能的事。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