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版《最后的晚餐》与他们的墓地结局:2023年元旦新年钟声响后,600多名俄军新兵被乌军“海马斯”火箭弹报销掉,随后他们一行人就变成了下图所示的一坯简陋黄土。昨天,一名西方外国时事评论家、美国《经济时报》的记者奥利弗·卡罗尔发布了他近期去俄国萨马拉州的旅行照片,其中就有半个月前乌克兰顿涅茨克州马基夫卡市第19职业技术学校内那600多名俄军阵亡新兵的墓葬群照片,他们全部来自于俄国东欧平原南疆这个仅有约320万人口的小州,目前大部分人的遗体已被送回至他们的家乡所在地进行妥善安葬。从他们在遇袭前拍摄的一系列餐食打卡照来看,这批来自俄国萨马拉州的新兵绝大部分都是三、四十岁左右年龄段的中年人,甚至不乏头发灰白甚至秃头的50多岁大叔,但却几乎没有20岁左右年轻人的面孔,反映了俄国“Z”世代年青人数量的稀少以及年轻小伙子普遍拥有一种畏战厌战的恐惧胆小思想。事实上,由于萨马拉州位于俄国与哈萨克斯坦的边境上,所以早在去年8年底克里姆林宫发布全面动员令后此地的几十万精壮年轻人就基本上迅速跑到南边的哈萨克斯坦境内避难去了,留下来的人也就只有这帮有家有工作无法顺利脱身的中年大叔了,因此这批可怜的俄国工人、农民才被迫成为了当地征兵处的“次选目标”,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应征兵源才拉上这帮基本上头发都掉光的中年大叔顶岗充数。 这批阵亡俄军新兵的墓地看起来相当寒酸简陋,仅用泥土随意覆盖掩埋,既无水泥封墓、砖石砌边,连一块像样的石碑也没赠予,仅用一块薄薄的木碑就落葬打发了他们,真是死后“轻如鸿毛”、“卑微渺小”啊!相比“瓦格纳”雇佣军的墓地往往都是金碧辉煌、高端大气,而且还是当地最好的公墓地段,有专门的塑像、纪念碑、草茸覆盖以及用他们名字来命名的街道纪念相比,俄军普通士兵的死后待遇显然不足“大帝”私人卫队雇佣兵的十分之一啊!但他们死后最终能获得被埋葬于这种中规中矩且寂寥空旷的野地中与昔日战友地下相伴,比那些在前线战场上曝尸荒野、沦为蛇虫鼠蚁过冬储粮或乌克兰今夏向日葵盛开养料的可怜俄军好多了,毕竟他们的遗体整日整夜的还要经受俄乌双方刺耳炮火轰鸣的侵扰以及孤零零独处异国他乡的落寞惆怅。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