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历史系的两位教授,去凉山安宁河谷考察。在河谷两侧的岸滩上,遍布不少重量在一吨以上的大石头。两位教授找来附近的老乡,一起动手搬开了一块,惊人的一幕出现了! 1974年的早春,四川大学两位历史系教授,去凉州安宁河谷勘察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 两人在沿途的河谷两岸发现密密麻麻的大石头,从一吨到五六吨大小不一。 而且,这些石头明显是人工堆砌于此的,这引起了两位专家的好奇心。 他们突然有了掀开石头,一探究竟的念头。 但以他们俩的能力,想要搬动都力有不逮,更遑论看看巨石之下的乾坤了。 于是,他俩就找到一些附近村民帮忙,经过一个小时的忙活,众人终于掀开了一块大石头。 石头下面竟然是古墓!墓室内不少的宝贝,青铜器、陶器以及玉器等应有尽有。 两位老教授非常兴奋,马上又请村民挪开几个大石头,更多的陪葬文物出现了。 文物部门得知消息,立刻出动大量人力物力,展开了大规模的勘探行动,最终发现200多处大石墓分布地,发掘了大石墓50多座,文物近一千件。 每座石墓中,少的有数十人,规模大一点的,超过百人,在运输方式极端滞后的2000多年前,这么多的巨石,是如何搬到这个地方的,让专家们百思不得其解。 专家请到18位壮汉,让他们从采石地点螺髻山上,将石头直接运到墓室位置,几小时才能挪动一块。 专家们经过勘察,得出结论,大石墓主人为2000多年前的古邛人。 据记载,邛人非常崇拜石头,在他们的意识中,用巨石搭建墓室,才能让逝去的先人得到安息。 东汉初年,武威将军刘尚攻打邛都,最终出奇制胜。 战败的邛人,不得已离开了居住数百年的邛都。 三国时期,蜀汉孟获的“七部营军”中,就有数量庞大的邛人组建的军队,驻扎地正是安宁河谷。 三国以后,史书上再没有对邛人的记载。关于古邛人是如何修建重达数吨的大石墓的,同时又是如何彻底消失的,至今还是未解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