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这一波的快速放开防控,网上有人提出了三个问题: 第一,为什么感觉全国范围内突然就放开了,连缓冲时间都没有? 第二,撤销核酸点可以,为什么把隔离点的方舱也都关了,把本来在里面隔离的小洋人都请回家,这不是变相加速传播吗? 第三,就算要放开,为什么没让大家储备好足够的药品?搞到最后还是医疗系统默默扛下了这一切。 这三个问题其实挺难回答的,但是仔细想想,现在的情况也并不是完全说不过去。 第一条,2023年元旦一过马上就过年了,到时候大范围流动在所难免,放开了A省、B省和全部放开恐怕区别不大; 第二条,看看现在有些阳了之后满大街疯跑的人,关住隔离点那几个真的有用? 第三条,常规的药物储备还是有的,但是架不住专家、大V还有医药公司轮番炒作,导致有的人囤了几十盒药等着过期,有的真需要的人却买不到; 想想2020年初全国一副口罩难求的画面,哪个国家的药品产能可以满足几天内几亿人疯狂囤药的可怕需求? 而对于更多的人来说,吃了药该发烧的还是发烧,该嗓子疼的还是嗓子疼,拼的是身体素质和恢复力。 这一波下来,凸显出真正要整顿的可能是网络舆论圈; 我看了下,国家的防疫20条是11月10日出台的,但那时候似乎大部分地区都没有积极响应,还是在拼命地封控、核酸; 然后过了大半个月还是没啥大变化,12月7日官方又出了新“国十条”,这次产生了全国大面积、一次性放开,好像是一种“躺平”式的放开。 嗅觉敏锐的人,应该在11月下旬就开始准备应对放开后的局面了。 另外,有人说美国不管控是对的,你看他们2021年GDP增长率为5.67%,是1984年以来的最高值。 但我查了一下,2020年美国的GDP增长率是-3.4%,两年平均之后也就每年增长了1.1%,相当于是一种“报复性”增长。 那些想着放开管控经济就一定会走好的同志还是醒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