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的时候,已经73岁高龄的开国少将钟国楚,尽管身体不太好,但还是铁了心要去见一位在福建永泰县很有名望的高僧。
钟国楚是个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也是个实实在在的唯物主义者,所以他肯定不会去信佛教那一套。
为啥他会放下身段,跑到福建去见一个和尚呢?
身体不太好的钟国楚少将,赶紧带上他的私人医生和氧气罐,急急忙忙就往永泰县赶。
一到永泰县,他立马忘了要和当地领导碰头的事儿,直接就往能仁寺冲过去了。
他到了能仁寺,发现主持馨扬法师已经早早在那里盼着他了。
一见面,钟国楚立刻快步上前,紧紧握住了馨扬法师的手,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掉。
瞅着钟国楚哭得稀里哗啦的,磬扬法师张了张嘴:“小钟啊,仔细算算,咱俩得有五十来年没碰面了吧!”
和尚的一番话已经让跟在一旁的工作人员摸不着头脑,紧接着,中钟国楚少将的话更是让他们大吃一惊。
老领导,我还以为您早就不在了,真没想到您现在身体还硬朗着呢。
钟国楚经常提到的那位老领导,他的真名叫杨道明。
这个不怎么出名的老和尚,他到底是啥来头呢?
这位老和尚,原本是寺院里的高人,啥时候摇身一变成了上过战场的老将军?更没想到的是,他还和开国少将钟国楚有那么深的渊源。
究竟是什么因素促使曾担任我党高层职位的杨道明选择出家为僧呢?
【年少从军潜力无限】
杨道明和钟国楚,他们俩都出身于大名鼎鼎的江西省兴国县。
这个地方是中国有名的十大将军县之一,总共培育了56名帮助建立共和国的开国将领。
1909年,杨道明在江西兴国县荷溪乡隘前村呱呱坠地。他出生在那个小村庄,荷溪乡隘前村,就在江西兴国县。
在土地革命第二次高潮时,兴国县是中央苏区的一个重要地带,许多党的领导大人物,像毛泽东、朱德等,都曾在这片土地上拼搏努力。
在这个充满革命热情的地方,差不多每家穷苦人家里都会有人投身到革命中去,杨道明家当然也不例外。在这里,贫穷并没有让人们低头,反而激发了大家对美好未来的渴望。杨道明家里,也有人勇敢地站出来,为了改变命运,为了更美好的明天,加入了革命的队伍。他们满怀信念,带着对红色理想的追求,毅然决然地走上了这条不平凡的道路。
1930年2月份,毛泽东跟朱德带着的红一军在兴国县搞了个大型的出征仪式。
21岁的杨道明同样出席了那次誓师盛会,他聆听着毛主席那鼓舞人心的讲话,心里头激动得不行,浑身热血沸腾。
杨道明被主席说的每一句话都深深触动了心弦。
大会一完事儿,他立马就跟着家里的老爸和哥哥,走上了闹革命的路子。
杨道明因为做事实在,不怕吃苦,没多久就被党组织挑中,让他当上了荷溪乡的财务头头,专门负责给部队张罗需要的东西。
1930年10月的时候,毛主席去了兴国县,他想实地看看那里的土地斗争进展得咋样。在这个过程中,他发现有个叫杨道明的,工作做得特别出色,一下子就吸引了他的目光。
他跟兴国县的领导讲:“这小子特别有本事,往后你们可得好好培养他。”
但是,走革命这条路,从来都不是轻轻松松的,随时随地都可能要付出代价。
在中国共产党的指挥下,苏区力量一天天壮大起来,慢慢就成了蒋介石特别头疼的大问题。
1930年底,也就是12月份的时候,国民党那边开始对咱们苏区动手了,这是他们的头一回大围攻。
兴国县被国民党军队重重包围,最后没能守住,被敌人攻占了。
国民党一来,那些以前被打压的地主势力也跟着抬头了。他们和国民党反动派狼狈为奸,对当地的共产党进行了疯狂的打击报复。
杨道明一家子,就成了这些人心里头拔不掉的钉子,肉里头的刺儿。
那时候,杨道明正忙着给部队找粮食和草料。还好他撤退得快,不然可就遭殃了,算是捡回了一条命。
虽然他逃过了一劫,可他的家人却遭遇了巨大的灾难。
他老妈被敌人抓走,关在牢里打得半死,最终还是因为伤势过重离开了人世。
老爸被人逼得跳了河,大哥也遇害了。二哥杨金明实在没办法,只好躲进庙里当了和尚。
而且,他的两个嫂子加上正怀着孕的老婆,全都被卖给了其他的地主。
没过几天,敌人就让一个原本圆圆满满的大家庭变得支离破碎,家人四散。
听到家里人被害的消息,杨道明气得真想狠狠咬碎一口牙,他心里那股报仇的火,烧得旺旺的。
到这个关头,他才明白,要想让中国的贫苦百姓找到活路,唯有追随中国共产党。
家人没了,家也没了后,他下定决心要革命,而且更加坚定了。
从那以后,他为了打败国民党反动派,啥代价都肯掏,只要能赢就行。
1931年那会儿,毛主席带着红军,巧妙布局,把国民党的第二次大围攻给打退了。
杨道明一家子为革命那是真拼了命,所以嘛,在咱们第二次反围剿大获全胜后,杨道明就顺顺利利地被接纳为党员啦。
杨道明入党后,干活还是一样卖力,不怕吃苦。因为他的表现出色,大家就选他做了兴国县苏维埃政府的头儿,也就是主席。
1933年的时候,他接手了江西省苏维埃政府内务部部长的职位。转过年来,到了1934年5月,他又被调到了瑞金,在那里当上了党中央内务部的副部长。
在瑞金那段日子,他多次和毛主席碰面。毛主席特别赞赏他的工作能力,总说他是个实实在在干事的干部,很有“真抓实干”的劲儿。
1934年6月的时候,中央安排杨道明去新设的闽赣省,让他当上了苏维埃政府的一把手。
这活儿可不轻松。那时候,王明那套“左”的歪理邪说闹得凶,害得闽赣省那边把肃反的事儿给搞大了,情况相当糟糕。
要解决这个麻烦,25岁的杨道明刚上任就马上把负责肃反的王为生给撤了职。
而且以后进行肃反工作时,必须要有确凿的证据,所有的肃反案子都得经过肃反委员会的审核批准。
杨道明出手整治后,当地党组织里那种肃反过头的情况被稳稳刹住了。
【遭遇叛徒,生死不明】
博古和李德指挥不当,导致红军第五次对抗围剿的行动失败了,没办法,红军只能踏上长征的路。
中央苏区的大队伍开始长征后,杨道明带着闽赣苏区的红军就在当地搞起了游击战,给主力红军撤退多争取点时间。
1934年冬天12月份,国民党派了大批军队来攻打闽赣苏区。面对这突然的攻击,杨道明建议咱们先别跟敌人硬碰硬,采用游击战术跟他们周旋,灵活应对。
但是,那时候的军区头头宋清泉非得跟敌人硬碰硬,最后害得咱们部队伤亡特别大。
那时候,宋清泉、徐江汉和彭祜三个人掌控着军队和政府的实权。
就连从上面派来的省委书记和政委钟循仁,也没法对军队里的事儿插手。
现在这种“枪杆子说了算”的离奇状况,让钟循仁心里非常不是滋味。他去找了同样被那三个人排挤的省委主席杨道明,还有18团的政委钟国楚。
他们仨商量好,要偷偷找机会解决掉以宋清泉为首的那三个人,好让这支队伍完全听党的话。
1935年4月的时候,军队在沙溪那边被敌人围了起来,钟国楚带着大部分人马拼命冲出去,结果和上面的指挥断了联系。
杨道明他们被困在了金山上,往山下一瞧,敌人密密麻麻的一大片。宋清泉、徐江汉还有彭祜这些人,心里头都觉得这次恐怕是凶多吉少了,慢慢地,他们竟动起了背叛革命的歪脑筋。
杨道明这人特别机灵,一下子就看出那三个人想干嘛了。他二话不说,赶紧把钟循仁叫过来,两人一起琢磨怎么应对。
钟循仁火速把指挥部里所有的高层领导都叫到一块儿开会。
开会时,钟循仁和杨道明郑重地提醒大家,得挺住,别被现在的难关给唬住了。
杨道明铁了心支持钟循仁,他直言不讳地说,他会拼到最后,绝不会让队伍里出现任何背叛的人。
杨道明心里头原本盘算着,借这次会议的机会,能让宋清泉他们几个改变主意,重新找回对革命的那份热忱和信念。
不过,到头来,事情的发展完全出乎他的意料,让他感到非常失望。
1935年5月8日一大早,杨道明和往常一样,早早就爬了起来。他出门瞅瞅情况,结果一看,部队竟然全都悄悄出发了。
说起来,会议期间钟循仁和杨道明的一番话,让宋清泉他们感觉自己背叛革命的事儿已经捂不住了。所以,他们二话不说,当晚就带着队伍下了山,选择了投降。
金山顶上,就剩下杨道明、钟循仁他们这些省委的同志了。
杨道明感觉事情不妙,赶紧把剩下的四十个人召集起来,打算马上撤离。可没过多久,那个叛徒彭祜就带着国民党的军队追了过来。
他一带路,敌军很快就摸到了指挥部的位置。经过一番恶战,红军这边有20多位战士不幸牺牲,还有十多个战士被敌军给抓走了。
打完那一仗,国民党把金山翻了个底朝天,愣是没找到杨道明和钟循仁,这俩人就像是人间蒸发了一样,再也没了音讯,是死是活都不知道。
【遁入空门】
杨道明和钟循仁没了踪影没多久,党中央就收到了国民党那边传来的好消息。他们说,杨道明、钟循仁那一伙人已经被干掉了。
新中国成立后,那个曾经的叛徒彭祜,偷偷改了身份,混进了湖南省政协去上班。
1953年,有个年轻人因为举报被人逮住了。审他的时候,他说自己以前亲手干掉了钟循仁。
杨道明不幸落入了国民党部队的手里,这支部队是由他之前引导过来的。在被对方指控一番后,杨道明遭到了敌人的枪决。
因为这些情报,组织长时间都以为杨道明和钟循仁已经不在了,所以他们俩的名字,就被记在了兴国县的革命烈士纪念碑上。
我们不清楚彭祜当初撒谎的具体原因,但说实话,杨道明和钟循仁两个人其实都安然无恙,没有出事。
杨道明、钟循仁他们九个,藏身在树林里,居然没被国民党军队抓到。等到夜里没啥动静了,他们瞅准机会,赶紧就溜走了。
第二天,他们一口气跑到了嵩口玉湖那边。在逃跑的路上,有两个战士不小心被国民党兵给打伤了,没办法,只能留在当地老百姓家里治疗伤口。
在那七个人里头,最后有五个回到了江西老家。
杨道明和钟循仁因为职位太高,太显眼,所以不敢随便回老家,只能就这么没目标地继续走着。
秋天到了,他俩偶然发现了一座寺庙,便打算过去待上一段时间,好好休息休息。
庙里的僧人瞧着那两个人鬼鬼祟祟的,心里直犯嘀咕,不敢随便让他们留下,就指点他们去一个叫闇亭寺的地方试试。
到了闇亭寺,他俩磨破了嘴皮子求法师,法师这才点头答应让他们留宿。
之后,为了把自己的身份藏得更深,他们就跑到寺庙里当了和尚。
钟循仁改头换面,成了妙园僧人,而杨道明呢,他也变了样,成了馨扬僧人。
1943年那会儿,有两个地下党成员悄悄来到寺庙里休息。老烟道名这人挺有经验,一看就知道他俩是共产党,毕竟他在革命工作上摸爬滚打多年了。
但那时候,杨道明身体病得很重,实在没法跟那两个人好好聊聊。为了保险,他就没急着说出自己的真实身份。
他盘算着,等身体状况好转些再做决定,但没想到,没过几天,那两位地下党员就走了,结果他们错过了和党组织接头的机会。
1945年那会儿,警察局突然开始到处抓那些说话带外地口音的人。钟循仁一听这风声,立马脚底抹油,跑到外地躲了起来。可杨道明就没那么幸运了,他被抓了个正着。
杨道明在监狱里待了一年,因为没有确凿的证据,再加上当地佛教协会一起帮忙担保,最后他成功走出了监狱大门。
到了1949年7月,逃往外地好一阵子的钟循仁,终于又回到了寺庙里。
新中国成立后,杨道明心里琢磨着得赶紧和党组织取得上联系。
钟循仁心里一直有个疙瘩,他觉得他们那时候没能把闽赣苏区守护好,真是对不起党交给他们的重任,现在见到党中央和毛主席,都感觉心里发虚,没脸见人。
所以,他俩心里头觉得过意不去,就决定继续瞒着自个儿的真实身份,不再回到俗世生活里去了。
【身份暴露】
1966年,那时候情况挺特殊的,杨道明呆的那个寺庙也碰到了大麻烦。
遭遇那些没头没尾的指责后,杨道明原本打算默默无闻过一生的计划被打乱了,他只好硬着头皮给家乡的亲人写信求助。
找找看有没有熟悉的老人能站出来给自己做个证明,表明自己是清白的。
真没想到,那封信绕来绕去,最后竟然落到了他二哥杨金明那里。
那时候,杨金明为了逃过敌人的追杀,悄悄跑到寺庙里,出家当了僧人。
新中国成立后,他很快就脱下了僧衣,回到老家兴国县,在人事局谋了份干部的差事。
收到弟弟的信,他高兴得不得了,马上就跑去跟侄女分享了这个大喜讯。
杨道明有了女儿后,孩子却一直没能见过他这位老爸。
好多年了,他都以为老爸已经不在了,毕竟老爸的名字被刻在了英雄纪念碑那儿。
现在知道老爸还健在,她这个当女儿的心里头别提多乐呵了。
这事儿一传出来,大家才知道,原来大家平时尊敬的馨扬法师,以前竟然是红军里的大领导。
好多人都跟他说,别再当和尚了,赶紧下山吧。就连兴国县都专门派人去找他,想请他回去当领导呢。
不管大伙怎么好言相劝,杨道明就是铁了心不愿离开寺庙,回归俗世生活。
那时候,杨道明对谁都没说起过钟循仁的事儿。到了1981年,钟循仁临终前还叮嘱杨道明,要继续替他保守那个秘密。
1985年的时候,杨道明以前的手下钟国楚,听说老上司还活着,立马就急着赶去看他。就这么着,才有了故事开头的那个场景。
跟钟国楚少将聊过后,杨道明心里琢磨着,没法再对党组织藏着掖着当年闽赣省委机关集体没了踪影的那档子事儿了。
结果,他没能守住给钟循仁的承诺,到了1988年,他跟党史那边的人说了钟循仁的事儿。
【结语】
1999年的时候,90岁高龄的杨道明老人在寺庙里头因为生病去世了。
他快不行的时候,嘴里反复说着:“我辜负了党组织的信任。”
这么多年过去了,这位老先生心里还是一直过不去那个坎儿,总觉得自己当年没能让闽赣苏区的势力壮大起来,特别自责和内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