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120年前的“老青岛”,繁华到什么程度?很多人根本想不到

打开中国地图,细心的读者会发现,东南沿海的大城市,都有一个“神奇”的规律:广州、福州、杭州,虽然属于沿海城市,但市区离海

打开中国地图,细心的读者会发现,东南沿海的大城市,都有一个“神奇”的规律:

广州、福州、杭州,虽然属于沿海城市,但市区离海边很远;而上海、厦门、青岛,则是真正的海滨城市,市区就在海边。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古人对大海充满畏惧,害怕有台风,不敢把城市建在海滨。而那些近代才崛起的城市,由于楼房结构坚固,不怕台风了。

青岛,就是这么一座近代崛起的大都市!古代的青岛并不出名,很多人听说过崂山道士,却没听说过青岛。

在100多年前,德国殖民者在青岛修建了港口和铁路。青岛成为德国租界后,开始用德国的城建方式,重新建设了青岛城区。

下面,一起来看一看,1897-1914年间的青岛是什么样子?

晚清时期,青岛的一座大型造船厂,采用德国先进技术,这是当时整个亚洲最大的船坞,能够建筑1.6万吨级的大型船舶。

在一座写着“营门”的中式城门前,青岛人和德国德国海军士兵,拍了一张罕见的合影。

受德国人的影响,120年前的青岛人,已经开始流行喝啤酒了。即使至今,青岛啤酒节也非常出名。

青岛的乡下,来了两个骑马的德国人,他们是来村子里传教的。至今,青岛老城区,还有当年建造的教堂。

令人不可思议!早在100多年前,青岛就有火车站了。小编老家是江西南部的,到1995年才有火车站,足足晚了九十年!

尽管120年前的青岛城区,已经很现代化了,但在郊区则是另外一副风貌。照片中,是一座寺庙的门口,挤满了青岛老百姓。

120年前的青岛乡下,跟其他山东农村没有太大差别。人们过着传统的农耕生活,节奏很慢,但压力也不会很大。

古代中国的城市,卫生状况一般。但青岛在120年前,就开始大规模修建城市下水道了。

晚清时期的青岛,一位穿着讲究的少妇,在梳妆台前,拍了一张写真留念照片。

120年前的青岛街头,很多黄包车、鞋匠,他们平常在家耕地,过了农忙季节就来城里赚外快。

当年的青岛总兵衙门,一群德国士兵推着一辆马车,拍了一张合影。

在城市的闹市区,一位老中医在摆摊,现场为生病的百姓提供医疗服务。

传统舞狮活动,在广东佛山一带比较流行,没想到在120年前的青岛街头,也可以看到。

晚清时期,一尊巨大的铜炮,从德国飘洋过海运至青岛。

太神奇了!早在1899年,也就是126年前,青岛就已经建成现代铁路了!这是从青岛至胶州的铁路,已经竣工了。

以上,就是120年前的“老青岛”,既有一些现代城市的气息,又保持了传统城市的风貌,有一种“中西合璧”的感觉。那个时候,青岛就已经比济南更有特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