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453年,晋国的执政卿智伯率领韩、魏二卿围攻赵卿于晋阳,企图一举消灭赵氏而三分其地。
结果魏、韩二家临阵反水,与赵里应外合,共同灭掉了势力最大的智伯。
赵、魏、韩为了斩草除根,一次性杀死智伯家族200余口,并瓜分了智家的土地。
这就是史上著名的“三家分晋”事件,魏、赵、韩在事实上形成了三个独立的国家。那么晋国哪去了,就此灭亡了吗?
没有。
当时的晋国君主晋出公,不甘沦为傀儡,想向齐、鲁两国借兵讨伐三卿。
韩、赵、魏三卿于是联兵进攻晋出公。晋出公无力抵抗,被迫出逃,结果死在路上。
三卿选择了一位晋国宗室公子立为晋哀公。晋哀公就完全成为傀儡了,没有一丝权威。
晋哀公去世后,儿子晋幽公即位。赵、韩、魏进一步瓜分晋国的一些领地,晋幽公独留绛、曲沃二城。
此时的三卿虽然并非诸侯,但实力强大,远远超过晋侯。晋幽公恐惧三卿威力,反而要朝见赵、魏、韩之君。
公元前416年,晋幽公半夜偷偷跑出城外与淫妇幽会,结果被强盗杀死。
晋幽公死后,魏文侯以兵诛晋乱,立晋幽公的儿子为国君,是为晋烈公。
晋烈公十三年,即公元前403年,在齐康公的出面请求下,周威烈王正式册封韩、赵、魏三卿为诸侯,与晋侯同列。从此魏国、韩国、赵国成为名正言顺的诸侯国。
但晋国依然存在,不过由原来的一个晋国分裂成了赵、魏、韩、晋四个国家。当然此时的晋国土地、人口、实力远远没法与另外三国同日而语,等于名存实亡。
公元前389年,晋烈公去世,晋孝公即位。晋孝公时形势更为严峻,为三国所迫,被驱逐出国都绛城,最终“韩赵迁晋孝公于屯留”。
公元前378年,晋孝公去世,子晋静公即位。
晋静公二年,即公元前376年,魏武侯、赵敬侯、韩哀侯瓜分了晋国仅有的一点点土地,废晋静公为庶人。晋国彻底灭亡。
至此,从公元前453年事实上三家分晋算起,到公元前376年晋静公被废,晋国名存实亡、苟延残喘了78年。
晋静公虽然被废为平民,可毕竟还没被取掉性命,由于韩赵魏三国征战不断,晋静公实际上变成了一颗烫手的山芋,被三国逐来撵去。
刚开始晋静公居住在屯留,公元前358年,韩伐魏,夺取了屯留,韩国便将晋静公撵到端氏。
公元前349年,赵国夺取了端氏,又把晋静公赶回了屯留。于是韩国忍无可忍,派刺客韩姬暗杀了晋静公。
从公元前376年被废为庶民,到公元前349年被刺死,晋静公又顽强地活了27年。
据说晋静公在临死前曾痛恨地诅咒三国:尔等身为晋臣,实为晋贼,汝三家终有衰败之日,汝之后人,必遭天谴,不得良死!
谁能想到,仅仅一百多年后,他的诅咒便应验了。
附:晋国末期君主在位表
晋出公:前474年-前452年;
晋哀公:前451年-前434年,非晋出公子,而是晋国宗室;
晋幽公:前433—前416年,晋哀公之子;
晋烈公:前415─前389年,晋幽公之子;
晋孝公:前388年—前378年,晋烈公之子;
晋静公:前377年-前376年,晋孝公之子,晋亡。
晋献公杀了大宗,回头又杀本宗亲,公族无人,权落卿族,埋下三家分晋的恶果,[得瑟]
三晋被周威烈王封为诸侯了,就不应该再去分晋国的那点土地了。大家平起平坐,没有君臣关系,怎么能再贪旧主的土地?太过分了。
成也重耳败也重耳!
这种诅咒毫无意义,天下岂有不忘之国[得瑟]
虎狼。
晋国曲沃代翼,小宗弑杀大宗。之前为了夺地还杀过携王。本来就是无义战
你们晋国弑杀周携王的时候,就没想过报应吗?[笑着哭]
天道轮回而已,有合必有分,有盛必有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