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昭是个什么样的人?孙权又为何视他为东吴顶梁柱?

兜兜爱读书 2025-01-16 21:47:22

Hello,大家好,我是兜兜,开始阅读前点点“关注”,我会持续为大家分享有趣的奇葩故事,感谢支持!

江东之地,历来英才辈出。从楚汉争霸时的项羽,到三国时期的孙坚、孙策、孙权父子,以及江东的一众豪杰,都是当时的风云人物。然而,在孙权统治东吴的时期,他眼中的顶梁柱,竟然是名气不如周瑜、鲁肃等人的张昭。

三国时期,名士辈出犹如繁星点点,孙吴政权自古以来便以“江东子弟多才俊”而著称。其谋臣众多,才智卓越,令人赞叹不已。

周瑜智勇双全,鲁肃沉稳稳健,陆逊深谋远虑,陆抗坚韧不拔,他们各自都能独挑大梁。而张昭,这位在孙策时期就已名震江东的人物,更是孙权稳固局势、奠定政权基础的重要依靠。

尽管张昭为东吴政权立下了赫赫战功,但很多人对他却颇有微词。这主要是因为,在赤壁大战前夕,当大敌当前之时,张昭曾主张投降。

自古以来,人们总是赞颂那些敢于抗争的英雄,而抨击那些投降求和的懦夫。在“主和派”和“主战派”之间,人们更倾向于主战派。因此,后世的三国爱好者大都轻视张昭,认为他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甚至戏称他为“带投大哥”。

然而,在小说《三国演义》中,张昭的生平事迹与正史记载大致相符。他原是汉末时期避乱于江东的杰出才子,孙策在江东开创基业时,便任命张昭为长史,对他寄予管仲般的期望。

孙策临终之际,更是将孙权托付给张昭和周瑜,留下遗言说:“国内事务托付给子布(张昭字子布),对外军事则全靠公瑾。”张昭性格庄重严谨,常常对孙权直言进谏。尽管在赤壁之战时他主张投降,让孙权颇为失望,但在此之后,他仍然在孙权的各项决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张昭并非软弱无能之辈,更非热衷于虚名之人。他本是徐州人,年少时便学习刻苦,勤学不辍,对很多问题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琅琊人赵昱和东海人王朗,都是成名已久的名士。他们两人与张昭交谈之后,都对张昭赞不绝口,认为他日后的成就不可限量。

成年后,张昭有幸被举为孝廉,获得了进入官场的门票。但他深感自己学识尚浅,能力有待提升,于是毅然放弃了孝廉的头衔,选择沉下心来继续深造。随着时间的推移,张昭的学问日益精进,名声也逐渐传开,就连徐州刺史陶谦也听闻了这位名叫张昭的才子。

陶谦对张昭的才华极为赏识,亲自出面举荐他,希望他能为己所用。然而,张昭一心向学,对功名利禄毫不在意,直接拒绝了陶谦的好意。陶谦一怒之下,竟将张昭囚禁起来,企图强迫他为自己效力。幸得赵昱及时出手相助,从中斡旋,才最终将张昭从困境中解救出来。

后来,群雄之间纷争不断,战火很快烧到了徐州一带。为了避难,张昭和家人一起渡过长江,来到了南京一带。割据江东的孙策听说张昭到来的消息后非常高兴,没过多久便授予他长史和抚军中郎将的官职。

与此同时,张昭也被孙策的雄才大略所折服,开始竭尽全力地为孙策做事。有了张昭的帮助,孙策少了很多后顾之忧,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军事上。

建安五年(200年),孙策遭人暗算,受了重伤,将要不久于人世。弥留之际,他将弟弟孙权托付给张昭,并诚恳地嘱咐道:“如果孙权能力不足,你就取代他,成为江东之主。如果我们无法在对外作战中获取胜利,你不要有太大的顾虑,直接领着大家归顺曹操就行了。”孙权即位后,张昭像辅佐孙策那样辅佐他,使得东吴的政局没有因孙策的辞世而分崩离析。

当时,孙权还不到十九岁,说话和行事都略显稚嫩。朝廷的一些大臣趁机拉帮结派,想要制造混乱,以此来搞分裂。这些人多次拉拢张昭,但都被他严词拒绝了。可以说,如果没有张昭的坚定支持和稳健辅佐,东吴根本撑不到赤壁大战的那一天。

关于赤壁之战前的投降议题,张昭的立场完全是出于一片公心。他的考虑主要有三点:首先,曹操给孙权写信时,是以天子的名义,孙权若抗拒不降,便是违背了朝廷的旨意,在战争未开打之前便已输了理;其次,曹操在击败袁绍后,已成功统一北方,军队士气正盛。此时与曹操交战,胜算恐怕不大;最后,曹操麾下拥有二十多万大军,而孙权和刘备的联军仅有五万左右,从兵力对比来看,曹操具有绝对的优势。

张昭作为一位文臣,他不仅要顾及江东的基业,还要时刻牵挂着江东的无数百姓。敌我力量悬殊如此之大,若轻易开战,胜利的希望可谓渺茫。他性格稳重,绝不会轻易拿将士们和百姓的生命去赌。那些对张昭指指点点的人,若换位思考,面对四倍于己的敌军,又能有多少人能坚定地站在主战的立场上呢?

赤壁之战大胜之后,孙权虽对张昭之前的态度有些不满,但依然十分肯定他的才干。张昭辞官归家没多久,蜀国的使臣便来到吴国,气势汹汹,意图炫耀。然而,吴国朝中的大臣们竟无人能言辞犀利地反驳他。孙权看到这一幕,不禁感慨万分,叹道:“若是张昭还在此处,这蜀国使臣又岂能如此嚣张!”

嘉禾五年(236年)三月,八十一岁高龄的张昭逝世。孙权闻讯后极为悲痛,急忙前往吊唁,并特地嘱咐下属,务必以太牢之礼来祭奠张昭。在孙权心目中,张昭堪称东吴的栋梁之才。

他的一生,尽管因在赤壁之战中主张投降而饱受争议,但他的忠心耿耿、智谋过人以及沉稳持重,却是东吴政权不可或缺的坚强后盾。他的离世,对东吴而言无疑是一大憾事。然而,他的精神风貌和卓越贡献,将永远镌刻在历史的篇章之中。

看完文章的您有何感想呢?

快到评论区来分享吧!

期待在评论区看到您的精彩留言!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