喘息是学龄前儿童常见的呼吸道症状,急性发作有可能危及生命,是导致学龄前儿童就诊或住院的主要原因之一。如未能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导致疾病反复发作,可影响儿童的呼吸道正常发育,并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
口服皮质类固醇对哮喘相关的急性喘息(通常见于≥6岁儿童)有益,但对毛细支气管炎相关的急性喘息(通常见于<12月龄婴幼儿)无效。在12~71月龄的学龄前儿童中,急性喘息较为常见;约1/3的3岁或以下儿童和约1/6的6岁儿童发生的急性喘息通常与病毒感染相关。短期口服皮质类固醇被广泛用于治疗12~71月龄儿童的急性喘息(学龄前急性喘息)。
然而,目前尚不清楚口服皮质类固醇对学龄前急性喘息是否有益,以及有益程度。之前的一些研究做出的结论彼此之间相互矛盾。基于上述现实情况,本研究旨在通过个体病例数据(IPD)的META分析和系统综述,评估口服皮质类固醇对12~71个月龄儿童急性学龄前喘息的疗效和安全性,并于2024年3月发表在《柳叶刀·呼吸》上。
研究者们搜索了8个数据库,1994年1月1日—2020年6月30日发表的随机临床试验,比较了12~71个月月龄、患有急性学龄前喘息的儿童口服皮质类固醇与安慰剂的疗效。并联系了符合条件研究的主要研究者,以获得受试者个体数据。研究的主要终点是喘息严重程度评分(WSS)的变化。关键的次要终点是住院时间。同时还计算了随访期间6个常见不良事件的汇总估计值。
结果显示,该研究从7项试验中获得了个体数据,包括2172名儿童,其中1728名儿童在符合条件的IPD的年龄范围;853(49.4%)名受试者接受口服皮质类固醇治疗,875(50.6%)名受试者接受安慰剂治疗。研究发现,在主要终点方面,与安慰剂相比,口服皮质类固醇组在4小时的时候WSS的变化更大[平均差异-0.31(95% CI -0.38至-0.24);P=0.011],但在12 h的时候则没有显著区别[-0.02(-0.17至0.14);P=0.68],研究之间的异质性较低(I2=0%;τ2<0.001)。次要终点方面,口服皮质类固醇组的住院时间显著缩短[-3.18 h(-4.43至-1.93);P=0.0021;I2=0%;τ2<0.001]。亚组分析显示,这种缩短在有喘息或哮喘病史的受试者中最显著[-4.54 h(-5.57至-3.52);P=0.0007]。在安全性结果方面,通过研究口服皮质类固醇与6种常见不良反应(腹泻、呕吐、躁动、胃痛、恶心和胃部不适)之间的关联,发现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很低,这表明口服皮质类固醇耐受性良好。但是与安慰剂相比,口服皮质类固醇的呕吐风险更高[492例儿童中的22例(4.5%)与495例儿童中的11例(2.2%);OR 2.27(95% CI 0.87至5.88);τ2<0.001)。
本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证据,证明了口服皮质类固醇可减少学龄前急性喘息患儿4 h WSS,显著改善了住院时间。口服皮质类固醇对这些结果的影响在中度至重度喘息儿童中比在轻度喘息儿童中更大。口服皮质类固醇的不良反应少且轻,但与其相关的呕吐风险有所增加。在未来的研究中,或应注意探索口服皮质类固醇的最佳剂量和持续时间等方向。
图1 研究选择
表1 研究设计和12~71个月月龄的患儿特征
表2 研究的主要终点和次要终点
表3 4 h时候的WWS亚组分析
表4 患儿住院时间的亚组分析
表5 基线时轻度与中度至重度喘息的主要和次要终点的亚组分析
编译丨刘胜楠
编辑丨王申冲
审核丨卢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