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新能源“国补退坡”以及春节前交付集中等因素影响,12月末新能源汽车有一波明显的交付冲量。而2022年都迎来全新车型上市并交付的蔚来和理想,在今年岁尾都努力交付尽可能多的订单,同时获得了大绝对值的同比增幅,光芒四射。

两家今年1月1日同日发布了上月交付量,同时2022年全年交付情况也就此出炉。“蔚理”此役之争最终由理想2022年度交付突破13万辆和月交付规模率先突破2万辆而暂时领先,而2023年蔚来和理想都各自都还有新车投放,“蔚理”在2023年的销量缠斗将更加激烈。
理想:月规模强势突破2万,有望保持
理想汽车2022年12月共交付新车21,233辆,同比增长50.7%,再次刷新单月最高交付纪录;

2022年第四季度累计交付46,319辆,同比2021年第四季度增长31.5%;
2022年1-12月,理想汽车总计交付133,246辆,同比2021年增长47.2%。理想汽车的季度和年度交付量也均刷新纪录。理想汽车历史累计交付量截止到2022年12月31日为257,334辆。
理想强势的交付成绩和新车节奏关系相当密切,充分说明理想L9和理想L8终端收集的订单量相当可观。根据张局摸底,理想产能大致做到了春节前保证12月9日以前的订单生产完成和运抵交付。

订单结构上,目前理想L8的收单量已经大幅压过理想L9,这也符合此前市场预期。
新品投放计划上,理想L7预计在2月8日正式发布。此前在小鹏G9正式上市前夕,理想曾超前官宣理想L7并提前投放理想L8,提前“狙击”的火药味非常浓烈。而随着第二代蔚来ES8的价格公布,全系价格上调尤其是100度电池版本的价格大幅提高到60万一线(稍加选配即过60万),主打三排座位的L8/L9将依然存在于一个相对超脱和独立的空间里,优势非常明显。

实际上理想L8的对手依然将主要是燃油车,汉兰达近两年已经显示出被理想ONE挤压,2022年第四季度被理想L8挤压更为明显,2023年如果我们如果每个月看到“汉兰达+陆放”销量被理想以1.5倍压制的话绝对不需要感到惊讶。
理想L8去年四季度基本保持着紧凑的收单交付节奏,并不是“积累半年订单一两个月交付”的那种集中天量,所以预计2023年L8依然可以尽力保持每个月接近1.5万台的节奏,并将继续是2023年理想体系的绝对主力车型。如果2023年L7+L9可以做到3000台+2000台的量,那理想“789”三台车冲击25万台+将希望很大。

至于理想自己所说的30万台,难度还是很大的,但喊个30万台出来我觉得是可以理解的,不然也对不起它的品牌名字。何况还有另一台新车理性L6。
理想L6投放的节奏是一个问号。根据上次L8发布会透露的信息,L6定位在30万以下,低于理想L7。L7定位是家庭智能旗舰五座SUV,L6定位是智能豪华五座SUV,这与L9和L8的定位差异相近。个人认为理想L6的投放节奏或会比较机动,是理想的一张牌。2023年的经济形势目前看并不乐观,如果到今年年中L8/L7的组合销量态势依然强势,则L6推出的节奏或许会偏晚,理想收尽量收高价订单多收几个月;如果L8/L7销量受阻,L6或许会加快推进节奏。
蔚来:新车月交付已突破1.3万台,2023后半程或更强势
蔚来汽车2022年12月的交付量为15815辆,同比增长50.8%,再次刷新单月最高交付纪录。

2022年四季度蔚来共交付新车40,052台,同比增长60%,创季度交付纪录;
2022年全年累计交付量122486辆,同比增长34%,也同样是交付量刷新纪录的一年。尽管2022年度交付量之战中输给蔚来。但截至到2022年12月31日,蔚来汽车历史已累计交付新车289556台,这一数字依然领先理想。

具体来看,蔚来同样是新车强势,ET7、ES7和ET5三款车型在去年12月的交付量达13127辆,占当月总交付数83%。此外,2022年四季度蔚来汽车共交付40052辆,同比增长60%。其中ET7、ES7和ET5共交付31093辆,占比达77.6%。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蔚来的新车交付数据针对的收单周期其实比理想要长。NT2.0平台三款车型的收单最早可追溯至2021年年末的NIO Day 2021,但交付是从今年三季度才开始,根据张局对终端的摸排,其中ES7和ET7的积累订单截至目前基本已经交付干净,开始随订随生产;而ET5交付才两个月,截至目前或已经交付了超过了一半的累计订单:在2022年9月ET5开启锁单第一周进行锁单且意向金交付是在今年6月30日以前的订单,在2022年12月31日前大概已悉数运抵了各地交付中心。
ET5的订单我预计在今年1月份基本能够交付完成,这也意味着,2023年2月后,蔚来就将以新增订单的生产和交付为主了。


2022年12月24日的NIO DAY 2022上,全新车型5座旗舰轿跑SUV蔚来EC7和第二代蔚来ES8宣告上市,但交付将分别从2023年5月份和6月才开始。
综上考虑,今年上半年蔚来的交付数据将以去年12月份的1.5万规模为上线。到底是多少就要看“775”的新增订单情况了。目前ES7和ET7的月交付规模最高在5000和3000台,考虑到最低非Bass单车平均终端价格都是43万+和46万+,已经非常不错了;但问号在于ET5上,这款被寄予销量厚望的车型起订单量和锁单率可能没有想象中那样能够迅速摸高到七八千台甚至是“超宝马3系”(1万+),而可能是到5000台后就有点突破不动了。我预计今年上半年“775”的量大概能稳定在“4000+、3000+和4000+”,1.1万台的规模。
而对于第一代平台车型,ES8\ES6\EC6在2022年12月份交付了2688台。尽管这是在低息或“3年免息免手续费”的金融促销政策下完成的,但已经非常难得了,毕竟蔚来从来没有官降打折的习惯。这三款车在今年上半年会继续乏力,毕竟买蔚来的人都是很追潮流的,新车效应下可能都选择新车去了。预计今年1月以后这三台车型的量会日渐收窄到1500-2000台规模,直至这三款车被各自替代新车型替代。
但到了下半年,蔚来将有一个较大的抬头。一方面第二代ES8的量有希望迅速上到每月3000-4000台的规模,另一方面蔚来还将有包括ES6换代、EC6换代在内的3款新车杀到。
结语>>>
蔚来和理想在2023年伊始的携手出线让中国高端造车事业感到振奋。蔚来的单车成交均价已经稳定在44万元左右,最高曾摸高到46.6万元,超过豪华品牌均价的38.5万元,也超过了奔驰、宝马的46.0万元和41万元,以及雷克萨斯的40万元。而理想在L9、L8上市、理想ONE停车后,也把成交均价迅速拉近至40万元。事实上蔚来在NIO Day 2022上的“2023年销量超过雷克萨斯”和理想公布的销量目标30万辆以及接受媒体采访所提过的最高月交付量4万辆,在张局看来都不算是“放卫星”,而是大势已是如此。唯一的变量只有经济环境。
文|张局
图|作者及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