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作为西汉王朝的首创者,和《史记》一样,在中国历史上有着绵延不绝的影响力。
在历代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汉高祖刘邦的事迹或拿来成为统治者的榜样,激励自己不断革新,或成为文人笔下的反面教材,对之诟病。
甚至是在今天,汉高祖刘邦通过电视节目《百家讲坛》的宣传,也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那么,在史书记载中,后人对他又有着什么样的印象呢?
《史记》中刘邦的形象《史记》中记载刘邦“小字季”,季则是古人兄弟的排行-一伯、仲、叔、季,因此,刘邦在家中是排行是较小的。
刘邦是在后来当了皇帝以后,自己改名曰“邦”,虽然为一介平民,但是刘邦却是心怀大志的,在他做了泗水亭长之后,《史记·高祖本纪》记载:“高祖常繇咸阳,纵观,观秦皇帝,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可见在壮年时期刘邦的心志之高。
作为一介平民,刘邦并不只是把亭长作为自己安稳终生的事业,他有着更为高远的理想,据《高祖本纪》记载,在刘邦任泗水亭长时,曾押送服劳役的犯人到山去,因为路上逃跑开小差的人不断,便索性放了所有的犯人。
曰:“公等皆去,吾亦从此逝矣!”可见刘邦并没把职衔、王法放在眼里,更不会因为要保住自己的职位而畏首畏尾。刘邦豁然大度与豪爽好义的性格跃然纸上。
当然,这是刘邦在举兵起义之前的一些行为,我们能隐约感受到他高远的志向,在《史记》中除了《高祖本纪》,在其他的篇章中也从侧面对刘邦的形象进行了刻画。
在刘邦赴项羽的鸿门宴之时,范增劝说项羽要抓住时机,除掉刘邦,以免留下后患时,这样说到: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急击勿失。”
作为项羽的军师,范增对刘邦有深刻的了解:贪财好色的刘邦在入关之后竟然没有对财物下手,因此范增认为刘邦的志向绝对不只是贪财,不除刘邦必成后患,这也为后来项羽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之后,在彭城之战后,刘邦的父亲受困于项羽,项羽自知不是刘邦的对手对刘邦说:“今不急下,吾烹太公。”汉王曰:“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曰'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羹。”项王怒,欲杀之。项伯曰:“天下事未可知,且为天下者不顾家,虽杀之无益,只益祸耳。”
这时候的项羽已经是黔驴技穷,尽显其凶险恶毒的一面,而刘邦在危难之前临危不惧,豪爽达,而项伯的一番话更是显示出刘邦志向之大。
而刘邦的气度和志向在和项羽的对比中,能够更加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楚汉相争,胜负难分,而士兵们却苦于军旅。
此时,项王谓汉王曰:“天下汹汹数岁者,徒以吾两人耳,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为也。”汉王笑谢曰:“吾宁斗智,不能斗力。”项羽与刘邦一怒一笑,形成鲜明的对比,气质大异,胜负已分,只是项羽不服气而已。
知人善任、善于纳谏作为一个成功的领导者,不仅需要自己有才能,更重要的是要会使用自己身边的能人贤士,让他们能够发挥自己最大的才能,这样才可以事半功倍。
在刘邦的身边,就不乏各种有才能的人,比如会带兵的韩信,善谋略的张良,会管理的萧何等等。作为领袖人物,刘邦最大的优点是“知人”,同时还能够“用人”。
他懂得人情人性能最大限度地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同时又能孤立敌人各个击破,终于运天下于股掌之中,正如《高祖本纪》中记载的那样:“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镇国家,抚百姓,给,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刘邦对自己有一个非常清晰地认识,能够分清楚自己的强项和弱处,并且还愿意用周围的这些外在力量以助自己一臂之力,因此,能够充分运用这些人才的能力,最终成就了自己的帝王大业。
同时一个优秀的领导者,除了要有知人善任,运筹帷幄的能力之外,善于纳谏也是成功必备的素质之一。
在刘邦夺取天下的过程中,张良、萧何等人曾多次针对现实问题向刘邦提出谋略和战略性建议。
如《高祖本纪》中记载刘邦在进入秦都咸阳之后,听取采纳臣下的建议,做了三件事情:一、不杀子婴,优待俘虏。
“汉元年十月,沛公兵遂先诸侯至霸上。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符节降轵道旁。诸将或言诛秦王。
沛公曰:'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乃以秦王属吏,遂西入咸阳。”二、约法三章,废除苛法。
“吾与诸侯约,先入关中者王之,吾当王关中。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馀悉除去秦法。诸吏人皆案堵如故。
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且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三、不受犒劳。
《高祖本纪》记载:“乃使人与秦吏行县乡邑,告谕之。秦氏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刘邦又让不受,曰:'仓粟多,非乏,不欲费人。’秦氏又益喜,唯恐沛公不为秦王。”
通过这三件事情,使刘邦能够深得人心,同时也彰显了他宽广的气度和知人善任、善于纳谏的品质,这些共同构成了刘邦成为一代开明君主的条件。
英国著名的历史学家约瑟.汤恩比,在他的《展望二十一世纪--汤恩比和池田大作对话录》中说:“人类史上最有远见、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两位政治人物,一位是开创罗马帝国的凯撒,另一位便是创建大汉文明的汉高祖刘邦……
而刘邦却亲手缔造了一个昌盛的时期,并以其极富远见的领导才能,为人类历史开创了新纪元!”
二临危不乱,不拘小节一般来说,能成就大事业的人都具有很高的心理素质,在面临危险和困窘的时候能够保持镇定,临危不乱。
据《项羽本纪》记载,在项羽与刘邦在鸿沟两岸抗衡的时候,项羽以刘邦的父亲为人质,以此来要挟刘邦,而在自己父亲面临危险的时候,刘邦的反应则是大言“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曰'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栖羹。”
刘邦的这种行为,在后世备受非议,有人认为这是刘邦“劣根性”的表现,以自己的父亲作为人质,用父亲的生命做筹码,实为不孝之举,但是,若稍加分析,却发现事实并非如此。
首先,刘邦清楚地知道当时双方的力量,认为项羽不过是对其进行威胁,其次,刘邦对项羽的气有着清晰地认识,虽然项羽有其残暴的一面,但是在对待“人质”一事上,还是坚持光明磊落的做法,在之前项羽也扣押过刘邦的家人,但是项羽并没有以此作为要,刘邦深知这一点。
于是用这样的话来回应项羽,一方面是了解项羽的为人,另一方面,刘邦称帝之后虽事务繁忙,但仍然能够做到“五日一朝太公”,可见,刘邦是相当重视孝道的,因此,他是不可能在没有把握的情况下以自己父亲的安危作为赌注,由此,更加凸显了刘邦在危急事情面前的临危不乱、不拘小节的英雄形象。
刘邦虽然身上具备一个领导者的诸多优点,但并不意味着是一个完美的人,只是瑕不掩瑜。上述刘邦身上的这些优点使他成为一个伟大的政治家。
日本的司马辽太郎则在其《项羽与刘邦》一书中说:“他总是需要献策者。他善于采纳别人的智慧。有多个献策者,他就选择最好的策略,刘邦有这种选择的能力。刘邦的能力还在于,他具有能激发别人为他献计献策的人格。”
这是多种性格结合在一起才成就了一个更加立体、饱满的刘邦。
总之,刘邦是一个能够在动荡的年代,依然坚守信仰的人,这样的人理所当然地能够打败项羽,成为汉朝的开国皇帝。
司马迁在《史记》中为我们真实的展现了在平民、起义、建国、治国各个时期时刘邦,为后世研究刘邦提供了文献基础。
《汉书》与《史记》中关于刘邦传记的异同
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指出《史记》的著述宗旨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率先开创了以封建帝王为中心的史书编撰体例。
《汉书》是继《史记》之后又一部史学典范之作,班固在《史记》体例的基础之上发展成为断代史,撰写《汉书》。
《汉书·叙传》云:“故探撰前记,缀辑所闻,以为《汉书》,起元高祖,终于孝平王莽之诛,十有二世,二百三十年,综其行事,旁贯《五经》上下洽通,为《春秋》考纪、表、志、传,凡百篇。”
因此,《汉书》成为纪传体断代史的典范,为其后的正史所仿效,在我国古代史书体例的发展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而在《史记》与《汉书》中,最重要的是两书中关于刘邦传记的比较,通过比较可以看出班固在继司马迁之后,在班固时代关于刘邦形象的接受情况。
通过分析比较《汉书·高帝纪》与《史记·高祖本纪》,可以发现班固在作《汉书》的时候,对同一历史事件基本上秉承沿袭《史记》的态度,但是,按照中华书局版本的分段,《史记·高祖本纪》记载汉高祖刘邦的事迹共计 91 段,而《汉书·高帝纪》记载的汉高祖事迹已经增加到了 118 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