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罗乾波出品 |波哥看楼市
下周,两场高层重要经济会议即将隆重召开!
一是,中央政治局会议
二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据波哥看楼市观察,今年这两场大会议,说万众瞩目都不为过了,因为都是高层定调和定大政策的会议,2024年即将结束,2025年很快就来了,而今年是一个感觉特别特殊的一年
——压力多元、持续震荡,政策频出、行情跌宕,正反两股作用力在深度交锋和肉搏式较量。
因此,如何看待2024、如何瞄准2025,这些相关重大问题,都将在这两场重磅高层经济会议上得以揭晓。
下面,先简单介绍一下两成会议的基本情况:
●1、中央政治局会议
中央政治局会议,通常每月召开一次,必要时也可以随时召开。
一般来说,4、7、12月的政治局会议是以经济为主题。其中,12月政治局会议会总结当年经济,并对次年的经济工作进行定调。
所以说,12月政治局会议也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吹风会”,决定大的政策方向。
●2、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每年度级别最高的经济工作会议,也是判断当前经济形势和定调第二年宏观经济政策思路的最权威风向标。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通常在每年12月中旬,并在12月中央政治局会议之后召开,会议内容主要包括四大部分:一是总结当年经济工作成绩,二是分析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三是制定下一年宏观经济发展规划,四是部署下一年的经济工作任务。
相比12月政治局会议定调方向,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会有更具体细化的部署。
小结:
据波哥看楼市观察,同样的,今年12月,首先是举行政治局会议,在对后续经济发展的大调子和方向定了之后,紧接着就会召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进一步分析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的中国经济形式,讨论更加细节的经济政策和发展方向。
另外,上面已经说了,今年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年份,在内部各类变化下,外部环境变得更加诡秘了,尤其是特朗普将在一月份正式上台,未来面临的外部冲击将更多更大了,此时此刻,这两场会议要重点关照的变化也更加复杂,如何定调和设计策略,将影响深远。
而且,又快到年关的时候了,如何让大家看到新的希望等,也非常重要。
接下来,咱们对本次两场会议做一点粗浅前瞻,以供大家参考。
◢其一,货币政策方面
12月2日,央行行长潘功胜公开表示,明年“将继续坚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和政策取向,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加大逆周期调控力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降低企业和居民综合融资成本”,这一点和央行3季度发布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当中提到的“加大货币政策调控强度”保持一致。
也即,2025年,在大方向上,继续保持宽松货币政策这一点不会变,还将加大力度;在具体举措上,比如降准、降息都可期;其中,涉及降息的部分,银行的LPR利率下调应该是重点。
因此可知,企业信贷、老百姓的住房贷款利率,都会有效降低,对实体企业和居民来说,是直接的、实质性的利好。
总之,就一点,明年的货币政策,还将继续在有效强力支撑企业和居民方面会加码,会强化有效减负来共渡时艰,同时又要引导这两类主体的新活力去推动各个层面的发展,以便去推动经济的整体发展。
◢其二,财政政策方面
大家都知道,明年,在中美贸易争端有可能加剧的背景下,出口增速有一定压力,这时“国内经济大循环”就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要加强国内经济大循环,财政政策加力的必要性就增强。
预计2025年,我国的一般赤字率将会提升到3.5%-4.0%之间甚至更高,这个声音,近期在学界和产业界等方面,大家都有相对一致的判断了,因为赤字空间不适度打开,其他政策也就没有足够的空间去腾挪。
对此,同时相比2024年,结合财政部蓝部长10月份的公开发言,明年地方政府专项债的规模将会进一步扩容,预计突破到4.5万亿以上,届时重大工程项目的审核方式,可能也会优化,因此,也可以推测,未来,大基建等又会重出江湖了,这一点,今年8月以来已经出现了很多的迹象,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参考一下我们的一篇文章——《中国大基建2.0,又要重出江湖了》。
同时,和今年类似,特别国债继续发行的可能性也较大。
由于924新政时提及新增1万亿特别国债,用于补充商业银行资本金,明年新增特别国债总规模应该会超过2万亿。
◢其三,消费政策方面
从过往10年的GDP增长数据来看,消费每年对GDP增长率的贡献占比,基本都在60%左右甚至以上,是中国经济真正的压舱石。
前不久央行发布的数据中,也表明要给消费更多的支持;同时,住建部旗下的中国房地产报也发文来表达重新确定房地产支柱地位的新信号等,这一切都表示国家消费政策上的一个大转向,和对内需的高度重视。
再从出口来看,明年,如果老美对中国实施60%的严关税,那么,边际上更弱的出口以及更大的外围政治不确定性,就会倒逼政策为内需提供更多支撑,来为可能的经济失速下行风险提供保护。
因此,在明年外部有压力的背景下,消费的重要性将更为凸显。
11月8日蓝部长在人大常委会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除一揽子化债安排外,结合2025年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将实施更加给力的财政政策,包括继续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国家重大战略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加大力度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以及扩大消费品以旧换新的品种和规模等。
所以向后看,今年提出的“两新”或是消费再加码的核心方向,包括补贴范围有望扩容,补贴规模也有望升级。
故而,2025年有望延续实施“两新”政策,预计会有3000亿以上,且进一步扩大补贴范围,消费品种可能扩大至家居、家装、家纺、消费电子等。
除此之外,扩消费还需要聚焦民生相关的领域,比如改善社会保障体系、出台生育、养老等消费补贴政策等,都是潜在的选项。
◢其四,楼市政策方面
大家已经看到,2024年中央的稳地产思路已经发生转变,期间也已经有实质性的动作。
总体上看,本轮稳地产的核心思路是“要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对商品房建设要严控增量、优化存量、提高质量”,这个方向基本会延续。
同时,也可以看出,本轮稳地产的政策重心更偏“价”,而落脚点是在“优化存量”,后续重点关注“去化”的政策力度。
这主要包括三个层面:
1、对于未开工土地,主要包括允许专项债用于收购存量土地,以及研究设立存量土地专项借款等;
2、对于已开工未销售库存,主要包括新增城中村改造来货币化安置,收购存量房用作保障性住房,以及取消限购、限售、限价,降低房贷利率、首付比例等;
3、对于已销售未竣工项目,主要通过扩大“白名单”规模的方式来推动住房交付。
其中,不过,今年在收储规模上略显克制,年内仅有新设3000亿的保障性住房再贷款。
此外,2025年,稳地产供需两端有望继续加力,包括:
供给端:增加收储规模、中央也可能更大程度参与地方收储;
需求端:像北京、上海等城市,会进一步松绑限购、限售等。
此外,波哥看楼市认为,在去库存上,将是明年急需有效突破的一大重点,特别是收储和城中村改造这两个方面,其力度和资金量的注入上,必定会大幅提高,上面这些说法虽然点到了,但还是比较温和的,距离真正扭转名明年楼市的整体态势尚有较大差距。
如果缺乏大力度高强度的政策支持,估计楼市的整体趋势,跟今年也不会有太大的区别,因为,楼市的压力确实太大了,一般的药方都已经用过了,近期虽有局部好转,可是,跟止跌回稳的目标尚有较大距离,尤其是三四五线城市。
所以,我们觉得,明年以300城为主的城中村改造,很有可能会成为国家一个重点推动的工作内容。
为何这样讲?
因为相比收储,实际上城中村改造带来的价值更大,其主要差别在于:
收储,只简单减少库存,而驱动不了新的购买力,其价值链条比较短;
城改,可直接带来新的客户,可从市场层面来积极消化库存,可给整个产业链带来更多的实质量价值。
对此,今天,先稍微提一下,后面如果有时间,我们再写一篇专题文章去深度分析,此略。
◢其五,产业政策方面
首先,自“924”一揽子增量政策出台以来,国内政策的方向盘已然转动,尤其是中央加杠杆的想象空间明显打开。
从近期会议多次提及“中央财政还有较大的举债空间和赤字提升空间”看,2025年的财政政策将“更加给力”,目标赤字率有望突破3.5%。
除此之外,还有望扩大特别国债和专项债的发行规模,包括补充大型银行核心一级资本,支持“两重”建设,以及收购闲置土地、新增土储、收购存量商品房等。
所以综合来看,2025年的广义赤字率有望进一步抬升,从而带来财政的积极扩张。
其次,对于今年乃至未来几年,中央政府加杠杆都是“稳增长”火车头。比如,横向对比看,目前中国中央财政的杠杆水平是24%,而美国、日本的杠杆水平分别为112%、206%,所以我们的中央政府仍有很大的加杠杆空间。
譬如,11月27日,首期发行500亿已经落地。可以看到,除了通过中央提升赤字率“加杠杆”之外,央企“加杠杆”的大幕也正在拉开。
展望2025年,我们预计可能会有更多形式的“中央加杠杆”。
因此,整体上判断,接下来,我们有望看到更多支持新质生产力培育、产业转型升级的举措等。
写在最后:
上面,主要从五个大的方面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当然,具体的会议中的政策肯定会更加全面和有更加细部层面的宏观指引,到底如何,只能等会议出来后才知道,但上述五个方面肯定要继续强化和加码,这点是跑不掉的了。
另外,据波哥看楼市初步判断:
2025年的大方向上,在宏观类产业导引等之外,或许会更多篇幅或尺度来更加细化地提振内需,在相关政策的设计和刺激上可能会更加强化,比如就业、比如生育等。
这主要因为有一点,要有效应对外部的变化,来强化内需和内循环的话,那么,很多事情都需要做得更细更有效才行,这不仅仅是力度和刺激加大就能有效提振的问题,毕竟,市场和居民的需求是多元和细化的,需要真正落脚到众多的个体层面,政策才会真正焕发出价值和活力,不然,就会让大家觉得看起来很美好、实际上与我没什么太大关系的割裂感,最后,提振内需等就不会达到合理的效果。
比如,今年的各类政策很多,也确实很好,但为啥大家体感不明显不强烈呢?
因此,我们也非常期待和期盼,这两次大会能够对市场和居民等终端,有更多的比较直接和实质价值。
毕竟:
落地,才能生根;生根,才能抽枝展叶和开花结果。
本文为「波哥看楼市」(ID:bgkls2023)原创文章,其版权归我方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喜欢的敬请点赞和转发为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