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匠做棺材
在清末民初那会儿,在河南府洛宁县,有这么一个男子,名叫赵大宝。
赵大宝是个苦命人,自幼父母双亡,是吃百家饭长大的。
到了成婚的年纪,因为家里穷,也没姑娘愿意嫁给他。
后来,村里有个姓李的老汉,看赵大宝可怜,便将自己的闺女李翠花许配给了他。
这李翠花啊,长得还算标致,可就是个哑巴,不会说话。
不过赵大宝也不嫌弃,能娶上媳妇就不错了,哪还敢挑三拣四的。
婚后,夫妻二人虽然过得清贫,但也算恩爱。
后来,赵大宝在村东头开了家杂货铺,卖点针头线脑啥的,日子这才慢慢有了起色。
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就在赵大宝和李翠花成婚的第三年,李翠花得了一场怪病,整日高烧不退,昏迷不醒。
赵大宝为了给妻子治病,花光了家里的积蓄,还欠了一屁股外债,可最终也没能将妻子救回来。
李翠花去世后,赵大宝悲痛欲绝,整日不吃不喝,以泪洗面。
村里人见状,都纷纷劝他想开点儿,人死不能复生,可赵大宝就是不听,谁劝都不好使。
就这样,过了大概有七八天,赵大宝总算是缓过神儿来了。
他心想,妻子活着的时候,自己没能让她过上好日子,如今人死了,说啥也得让她风光大葬,好好地走一遭。
于是,赵大宝便拿着家里剩下的最后一点积蓄,到镇上的棺材铺买了一口棺材。
可到了棺材铺一问价钱,赵大宝顿时就傻眼了,好家伙,最便宜的棺材也得二十两银子,他手里这点钱根本就不够。
就在这时,棺材铺的掌柜见赵大宝面露难色,便开口问道:“这位兄弟,我看你面带愁容,可是遇到了什么难事儿?”
赵大宝叹了口气,将妻子去世,自己想买棺材却没钱的事儿跟掌柜的说了一遍。
掌柜的一听,顿时心生怜悯,便对赵大宝说道:“兄弟,实不相瞒,我认识一个木匠,手艺极好,做出的棺材结实耐用,价格还便宜,要不我带你去找他?”
赵大宝一听,顿时喜出望外,连忙对掌柜的拱手作揖,连声道谢。
随后,掌柜的便领着赵大宝来到了镇子西边的一个村子里,找到了那个木匠。
这木匠名叫刘老歪,是个五十多岁的老汉,长得五大三粗,一脸横肉,看着就让人害怕。
不过,这刘老歪的手艺还真没,做出的棺材那叫一个漂亮,十里八村的人都来找他做棺材。
刘老歪听完赵大宝的来意后,二话不说,当即就答应了下来。
他让赵大宝先交五两银子定金,剩下的等棺材做好后再给。
赵大宝一听,心里乐开了花,连忙将定金交给了刘老歪,并约定好三日后取棺材。
三日后,赵大宝早早地就来到了刘老歪家。
刘老歪见赵大宝来了,便领着他来到了院子里。
赵大宝定睛一看,好家伙,一口崭新的棺材摆在眼前,油光锃亮,一看就是上等的好货。
赵大宝围着棺材转了一圈,满意地点了点头,可当他伸手去量棺材的尺寸时,却发现这棺材竟然比一般的棺材要大出一圈。
赵大宝心里不禁犯起了嘀咕,心想:这刘老歪是不是弄错了,我要的可是一口普通的棺材,怎么这么大?
于是,赵大宝便问刘老歪道:“刘大哥,这棺材怎么这么大啊?
我要的可是一口普通的棺材。”
刘老歪一听,顿时眉头一皱,没好气地说道:“哼,你懂什么?
这棺材大,说明你心诚,你妻子在阴间住着也舒服。
再说了,棺材大点儿,将来你死了躺进去也宽敞,多好!”
赵大宝一听,顿时哭笑不得,心想:这刘老歪真是个倔脾气,好心提醒他,他还生气了。
不过,赵大宝也没再多说什么,毕竟棺材已经做好了,总不能不要吧。
于是,赵大宝便交了剩下的钱,将棺材运回了家里。
回到家后,赵大宝便开始着手准备妻子的葬礼。
村里人听说赵大宝要给妻子风光大葬,都纷纷前来帮忙。
到了出殡那天,赵大宝披麻戴孝,抱着妻子的牌位,在众人的簇拥下,来到了村西头的坟地。
将棺材下葬后,赵大宝便跪在坟前,一边烧纸一边哭诉着对妻子的思念之情。
就在这时,突然刮起了一阵怪风,将烧着的纸钱吹得到处都是。
赵大宝见状,连忙伸手去挡,可就在这时,他无意间瞥了一眼棺材,却发现棺材盖竟然微微动了一下。
赵大宝以为自己眼花了,便使劲揉了揉眼睛,再仔细一看,没错,棺材盖确实在动。
赵大宝顿时吓得脸色苍白,浑身直冒冷汗,心想:这,这怎么可能?
妻子都已经死了好几天了,怎么可能还活着?
就在这时,棺材盖突然“砰”地一声巨响,猛地弹了开来。
赵大宝见状,吓得连滚带爬地往后退了好几步,一不小心摔倒在地,昏死了过去。
等赵大宝再次醒来时,已经是第二天早上了。
他发现自己躺在家里,身边围满了村里人。
赵大宝连忙坐起身来,问村里人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儿。
村里人便将昨天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赵大宝。
原来,昨天赵大宝昏倒后,村里人见状,连忙上前将他扶了起来。
可当他们来到坟地一看,却发现棺材盖已经打开了,而棺材里竟然空空如也,李翠花的尸体不见了!
赵大宝一听,顿时如遭雷击,整个人呆立当场,过了好一会儿才缓过神儿来。
他心想,这,这怎么可能?
妻子的尸体怎么可能凭空消失了呢?
就在这时,突然有人拍了拍赵大宝的肩膀,赵大宝回头一看,顿时吓得魂飞魄散。
只见刘老歪不知何时站在了他的身后,正一脸诡笑地看着他。
赵大宝结结巴巴地问道:“刘,刘大哥,你,你怎么会在这里?”
刘老歪嘿嘿一笑,说道:“兄弟,实话告诉你吧,其实我一直都喜欢你妻子,可她却偏偏嫁给了你。
如今她死了,我岂能放过这个机会?
所以,我就故意将棺材做大,然后将她的尸体偷了出来,准备和她一起远走高飞。”
赵大宝一听,顿时气得浑身发抖,他指着刘老歪的鼻子,骂道:“你这个畜牲,你怎么能做出这种伤天害理的事情来?
我,我跟你拼了!”
说着,赵大宝便冲上前去,要和刘老歪拼命。
可刘老歪毕竟是个五大三粗的汉子,赵大宝哪里是他的对手,三两下就被刘老歪打翻在地。
就在这时,突然又刮起了一阵怪风,将地上的纸钱吹得到处都是。
紧接着,只见一道黑影从天而降,不偏不倚,正好砸在了刘老歪的身上。
刘老歪顿时被压得喘不过气来,他挣扎着想要爬起来,可却怎么也动弹不得。
赵大宝定睛一看,好家伙,这黑影竟然是一口棺材!
原来,昨天赵大宝昏倒后,村里人便将棺材盖重新盖上了。
可没想到,这棺材竟然被怪风吹得滚下了山坡,不偏不倚,正好砸在了刘老歪的身上。
刘老歪被压得动弹不得,不一会儿就没了气息。
村里人见状,连忙上前将棺材从刘老歪的身上移开。
等他们将棺材移开一看,顿时吓得连连后退。
只见刘老歪的脸上血肉模糊,已经不成样子了。
赵大宝见状,心里不禁暗自庆幸,心想:多亏这口棺材救了我一命,要不然我今天非得死在刘老歪的手里不可。
后来,村里人将刘老歪的尸体抬到了乱葬岗,随便找了个地方给埋了。
而赵大宝呢,在经历了这场变故后,也慢慢从失去妻子的痛苦中走了出来,重新开始了新的生活。
打那以后,赵大宝便一个人生活,守着那间杂货铺过日子。
村里人见他可怜,便时常来照顾他的生意,赵大宝也因此渐渐有了些积蓄。
时光荏苒,转眼又过去了几年。
有一天,村里突然来了一个陌生的老道士。
这老道士穿着一身破道袍,手持一根龙头拐杖,头发花白,满脸皱纹,看上去得有七八十岁的年纪了。
老道士来到村里后,便在村头的大树下坐了下来,然后从怀里掏出一个破碗,开始化缘。
村里人见老道士可怜,便纷纷拿出些粮食来给他。
老道士接过粮食后,也不道谢,只是微微一笑,然后便继续坐在树下闭目养神。
赵大宝见状,心里不禁有些好奇,心想:这老道士看上去颇有道行,怎么会来村里化缘呢?
于是,他便走到老道士面前,拱手问道:“道长,您这是从哪里来的?
为何会来到我们这个小村庄?”
老道士睁开眼睛,打量了赵大宝一眼,然后微微一笑,说道:“贫道云游四海,居无定所,今日路过此地,见村中颇有灵气,便想在此停留几日,不知可否?”
赵大宝一听,连忙说道:“当然可以,道长要是不嫌弃的话,就住在我家吧,我家虽然简陋,但也能遮风挡雨。”
老道士一听,顿时喜出望外,连忙站起身来,对赵大宝拱手作揖,连声道谢。
随后,赵大宝便领着老道士来到了自己家里,为他准备了饭菜。
晚上,赵大宝和老道士坐在院子里乘凉,两人一边喝酒一边聊天。
赵大宝见老道士颇有道行,便将自己妻子去世,刘老歪做棺材害人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老道士。
老道士听完,眉头微皱,然后叹了口气,说道:“唉,作孽啊!
那刘老歪贪念作祟,害人害己,终是难逃一死。
不过,你妻子的尸体凭空消失,此事必有蹊跷,贫道明日便去坟地看看,说不定能找出些线索来。”
赵大宝一听,顿时激动得热泪盈眶,他连忙对老道士拱手作揖,连声道谢。
第二天一早,老道士便拿着龙头拐杖,来到了村西头的坟地。
他围着坟墓转了一圈,然后蹲下身子,用手在坟墓周围扒拉了起来。
不一会儿,便从坟墓旁边扒出了一个被黄土半掩的破布包。
老道士打开布包一看,只见里面是一块黑乎乎的东西,散发着阵阵恶臭。
老道士仔细辨认了一番,然后叹了口气,说道:“唉,果然不出贫道所料,你妻子的尸体已经被这妖孽给炼成了尸油,用来修炼邪术了。”
赵大宝一听,顿时吓得脸色苍白,浑身直冒冷汗,他结结巴巴地问道:“道,道长,这,这是怎么回事啊?”
老道士解释道:“那刘老歪是个歪门邪道,他垂涎你妻子的美色,便将她的尸体偷走,然后用邪术炼成了尸油。
这尸油是修炼邪术的上等材料,能助他功力大增。
不过,这妖孽为了掩盖罪行,便将坟墓周围的黄土做了手脚,让人误以为你妻子的尸体凭空消失了。”
赵大宝一听,顿时气得浑身发抖,他咬牙切齿地说道:“这刘老歪真是丧尽天良,我,我一定要让他死无葬身之地!”
老道士拍了拍赵大宝的肩膀,安慰道:“贫道既然遇到了此事,自然不会袖手旁观。
你放心,那妖孽作恶多端,自有天收。
不过,你妻子的尸体已经被炼成了尸油,无法再入土为安了。
不过,贫道可以超度她的亡魂,让她早日投胎转世。”
赵大宝一听,顿时感动得热泪盈眶,他连忙对老道士磕头作揖,连声道谢。
随后,老道士便在坟地里摆下祭坛,开始做法超度亡魂。
只见老道士手持龙头拐杖,口中念念有词,不一会儿,便见坟地上空阴云密布,电闪雷鸣。
紧接着,只见一道黑影从坟墓里冲了出来,直奔老道士而去。
老道士见状,不慌不忙,将龙头拐杖往空中一抛,只见那拐杖瞬间化作一条金龙,将黑影死死缠住。
黑影见状,顿时吓得魂飞魄散,拼命挣扎。
可那金龙却越缠越紧,不一会儿,便将黑影缠得动弹不得。
就在这时,只见一道金光从金龙口中射出,直奔黑影而去。
黑影被金光击中,顿时发出一声惨叫,然后化作一团黑烟,消散在空中。
老道士见状,收起金龙,然后走到坟墓前,将手中的符咒贴在了坟墓上。
只见那符咒瞬间化作一道火光,将坟墓烧得干干净净。
做完这一切后,老道士来到赵大宝面前,对他说道:“贫道已经超度了你妻子的亡魂,让她早日投胎转世。
那妖孽也被贫道收服了,以后你再也不用担心了。”
赵大宝一听,顿时激动得热泪盈眶,他连忙对老道士磕头作揖,连声道谢。
随后,赵大宝便拿出一些银两,要送给老道士作为报酬。
可老道士却连连摆手,说道:“贫道云游四海,不图名利,这些银两你还是留着自己用吧。”说完,老道士便转身离去,消失在了茫茫人海之中。
赵大宝望着老道士远去的背影,心中充满了感激之情。
他知道,自己能够重新过上平静的生活,全靠这位老道士的帮助。
于是,他便在心中暗暗发誓,以后一定要多做善事,积德行善,以报答老道士的恩情。
从那以后,赵大宝便重新振作了起来,将杂货铺经营得有声有色。
他时常拿出一些钱来周济村里的穷人,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村里人见赵大宝如此善良,便纷纷对他竖起了大拇指。
日子一天天过去,赵大宝也慢慢变老了。
他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这个村庄,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村里人为了感谢他的贡献,便将他安葬在了村西头的坟地里,让他永远守护着这片土地。
而关于赵大宝和刘老歪的故事,也一直在村里流传着,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每当人们提起这个故事时,都会感慨万分,感叹人生的无常和命运的捉弄。
同时,也会牢记赵大宝的善良和老道士的恩情,时刻提醒自己要多做善事,积德行善。
打那以后,赵大宝的事儿就在村里传开了,大家伙儿都知道他是个好心人,也是个有福气的人。
虽然前半辈子过得不容易,但后半辈子却得到了老道士的帮助,重新过上了安稳日子。
村里人见了他,都愿意和他多说几句,套套近乎,沾沾喜气。
赵大宝呢,也不摆架子,见谁都是笑眯眯的,有啥忙能帮就帮,有啥话能说就说。
村里人有啥红白喜事,他必定到场,能帮上啥忙就帮啥忙,从不计较得失。
村里人都夸他是个实在人,是个好人。
有一天,村里突然来了一对父女,说是来找人的。
那父女俩穿得破破烂烂的,脸上还挂着泪痕,一看就像是遭了大难的样子。
村里人见了,都纷纷围了上来,问他们是咋回事。
那父亲叹了口气,说道:“我们是从外地逃难过来的,听说这里有个好心人叫赵大宝,我们想找他帮帮忙。”
村里人一听,顿时恍然大悟,原来这父女俩是来找赵大宝的。
于是,便有人领着他们来到了赵大宝的杂货铺。
赵大宝见有人来找自己,连忙放下手里的活儿,迎了出来。
一看是一对父女,便赶紧将他们让进了屋里,又是倒水又是拿吃的,忙得不可开交。
那父女俩见赵大宝如此热情,心里不禁有些感动。
那父亲便将自己逃难的经历一五一十地告诉了赵大宝。
原来,他们是从南边逃难过来的,家里遭了灾,房子被冲走了,粮食也被淹了,只好一路往北逃难。
路上遇到了不少困难,但总算是逃到了这里。
听说赵大宝是个好心人,便想来找他帮帮忙。
赵大宝一听,心里顿时升起一股怜悯之情。
他看了看那父女俩,又看了看自己杂货铺里的货物,然后咬了咬牙,说道:“这样吧,我这儿也没啥值钱的东西,这些粮食和衣物你们先拿着,能顶一阵是一阵。
等以后日子好过了,再还我也不迟。”
那父女俩一听,顿时激动得热泪盈眶,他们连忙对赵大宝磕头作揖,连声道谢。
赵大宝见他们如此客气,便赶紧将他们扶了起来,说道:“别这样,别这样,大家都是中国人,能帮一把是一把。
你们先在这儿住下吧,等以后有了出路再说。”
那父女俩一听,顿时喜出望外,他们连连点头,表示愿意在赵大宝这儿住下。
于是,赵大宝便给他们安排了一间屋子,让他们住了下来。
从此以后,赵大宝便多了两个亲人。
那父女俩也很勤快,每天帮着赵大宝打理杂货铺,洗衣服做饭啥的,啥活都干。
村里人见了,都夸赵大宝有福气,捡了个大便宜。
赵大宝呢,也觉得自己挺幸运的。
他觉得自己前半辈子过得不容易,但后半辈子却得到了这么多人的帮助和关爱。
他觉得自己应该珍惜这份福气,好好过日子。
于是,他便更加努力地经营着杂货铺,也更加关心那对父女俩。
时光荏苒,转眼又过去了几年。
那父女俩在赵大宝的帮助下,渐渐地有了些积蓄。
他们便想着要离开这个地方,去外面闯闯。
赵大宝见他们有了出路,心里也很高兴。
他拿出自己的一些积蓄,给他们做路费,还帮他们收拾了行李。
临行前,那父女俩对赵大宝千恩万谢,表示永远不会忘记他的恩情。
赵大宝也嘱咐他们要好好过日子,有啥困难就回来找他。
那父女俩走了以后,赵大宝便又一个人生活在了杂货铺里。
不过,他并不觉得孤单。
因为他知道,自己在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亲人和朋友。
他们虽然不在身边,但心里却时刻挂念着他。
有一天晚上,赵大宝正坐在杂货铺里喝茶,突然听到外面传来一阵急促的敲门声。
他连忙放下手里的茶杯,起身去开门。
只见门外站着一个陌生男子,手里还提着一个包袱。
那男子一见赵大宝,便连忙说道:“请问,您是赵大宝赵大爷吗?”
赵大宝一听,心里不禁有些疑惑。
他仔细打量了一下那男子,发现他长得眉清目秀,说话也挺客气。
于是便点了点头,说道:“是我,你找我有啥事?”
那男子一听,顿时激动得热泪盈眶。
他一把拉住赵大宝的手,说道:“赵大爷,您可算是我的救命恩人啊!
我就是当年您帮助过的那对父女中的女儿啊!”
赵大宝一听,顿时愣住了。
他仔细看了看那女子,发现她确实长得有几分像当年那个逃难的小姑娘。
于是便笑着说道:“这都多少年了,我都认不出你来了。
快进来坐吧!”
那女子一听,连忙点头,跟着赵大宝进了屋。
坐下以后,那女子便将自己这些年来的经历一五一十地告诉了赵大宝。
原来,当年他们离开这个地方以后,便去了外地闯荡。
经过一番努力打拼,他们终于有了自己的事业和家庭。
如今,他们已经过上了富裕的生活。
不过,他们始终都没有忘记赵大宝的恩情。
这次回来,就是特意来感谢他的。
赵大宝一听,心里顿时涌起一股暖流。
他觉得自己这些年的付出终于得到了回报。
他笑着对那女子说道:“孩子啊,你能有今天,都是你自己努力的结果。
我当年只是帮了你一把而已,没啥大不了的。
快别这样客气了!”
那女子一听,顿时感动得热泪盈眶。
她紧紧握住赵大宝的手,说道:“赵大爷啊,您就是我的再生父母啊!
没有您当年的帮助和支持,哪有我今天的幸福生活啊!
您放心吧!
我以后会好好报答您的!”
赵大宝一听这话,心里更加高兴了。
他觉得自己在这个世界上还有这么多亲人和朋友关心着自己、支持着自己、帮助着自己真是太幸福了!
于是他便笑着对那女子说道:“孩子啊!
你能有这份心就足够了!
我老了!
也不图啥报答了!
只要你过得好就行了!”
就这样!
赵大宝和那女子聊了很久很久!
直到深夜才各自休息!
从那以后!
那女子便时常来看望赵大宝!
给他带些好吃的、好穿的!
还帮他打理着杂货铺!
村里人见了都夸赵大宝有福气!
有个这么孝顺的女儿!